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 贵阳银行等多家银行领罚单

http://ddx.gubit.cn  2023-07-17 23:22  贵阳银行(601997)公司分析

近期,贵阳银行、青海共和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因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收到监管罚单。据记者不完全梳理,7月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10余起因相关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罚单,今年上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银保监会今年开出的罚单亦包含在内)、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对银行业共开出罚单3184张,较去年同时期增加6%;其中商业银行累计被罚154335.91万元,较去年同时期增加了59719.70万元。

“信贷违规流入楼市”频现

7月11日,贵阳银行黔南分行因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收到黔南银保监分局罚单,罚款2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予以警告。7月13日,青海共和农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及生产经营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企业等多项事由被监管要求责令改正并处以75.2万元罚款,2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累计被罚5.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仅7月7日一天,就有三地银保监局同时对辖区内银行信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进行处罚。据四川银保监局7月7日披露,雅安农商行名山支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被罚30万元。

同日,吉林银保监局对农业银行开出多张相似违法事由罚单,农业银行长春分行被罚320万元。此外,农业银行长春宽城支行责任人金东彬、榆树市支行责任人杨旭、农安县支行责任人王晓东等均被予以警告。此外,青海果洛农商行亦在7月7日收到罚单,违法案由更是直指“贷款‘三查’不尽职,屡查屡犯,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被挪用于归还贷款”。果洛监管分局对青海果洛农商行予以35万元罚款,对张兴安予以4万元罚款、对李普德予以1.5万元罚款。

除了银行贷款在房地产领域的违规,由于贷款管理与控制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的资金违规现象也比比皆是,例如资金被挪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或违规流入资本市场。以浙江银保监局今年5月披露的一则罚单为例,临海农商银行因“对公信贷资金用于购买土地,个人信贷资金被挪用于购房、资本市场、购买理财产品”等多项违法事由被罚240万元,相关责任人陈开明被警告。

监管严控资金流向

7月14日,国新办就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上半年住户贷款同比多增5723亿元,住户贷款多增主要因为个人经营贷款和短期消费贷款有所多增。上半年个人经营贷款新增2.3万亿元,同比多增7593亿元;个人短期消费贷款新增3009亿元,同比多增4019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消费信贷有望成为提振消费组合拳的重要一环,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消费信贷是市场未来值得重点关注的指标,反映居民对未来的信心。

叠加消费贷款、经营贷款同比多增,记者注意到多地银保监局均提及严控资金流向。厦门银保监局日前发文要强化贷后资金流向监控,严防资金流向非绿色建筑产业领域;北京银保监局早在2021年发通知称,要防范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市场,尽职落实贷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跟踪贷款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关注借款人经营及变化情况。此外,黑龙江银保监局、河南银保监局等多地监管局也曾多次强调要促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上半年建行被处罚金额最高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银保监会今年开出的罚单亦包含在内)、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对银行业共开出罚单3184张,较去年同时期增加6%;其中商业银行累计被罚154335.91万元,较去年同时期增加了59719.70万元。从受罚机构类型来看,农商行获大额罚单数量最多,共计35张,占上半年罚单总量的33.02%。股份行共获大额罚单27张,占上半年罚单总量的25.47%。城商行和国有行各获大额罚单17张,各占上半年罚单总量的16.04%。

值得一提的是国有行虽仅有17张大额罚单,但受罚金额最多,合计2.74亿元,占上半年百万罚单金额的29.91%。其中,中国工商银行被罚百万元以上罚单数量最多,共获7张大额罚单,合计被罚1474.90万元。中国建设银行被处罚金额最高,共获2张百万元以上大额罚单,合计被罚约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