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营收净利十连增 创新驱动两年半研发投55.2亿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徐阳
中科曙光(603019.SH)业绩报喜。
10月15日晚间,中科曙光发布的公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亿元,增长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简称“净利润”)7.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18亿元,增长2.36%。
回顾往年,中科曙光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2014年到2023年,十年的时间,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持续双增。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中国核心信息基础设施的领军企业之一,中科曙光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三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五大研发中心。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两年半时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55.20亿元。
前三季业绩创新高
中科曙光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同时涉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计算等业务。中科曙光是中科院计算所旗下上市公司,其第一大股东为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6.36%,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是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股东。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14年上市以来,中科曙光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14年,中科曙光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7.97亿元、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86%、19.81%。此后,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不断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43.5亿元、18.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4%、18.88%。
综上,2014年至2023年,中科曙光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了连续10年增长。中科曙光2023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较2014年分别增长了4.13倍、14.85倍。这期间,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年均增速在30%左右。此外,中科曙光上市后的扣非净利润年度同比增速也均为两位数。
根据最新的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中科曙光实现营业总收入为80.41亿元,同比增长3.65%;实现净利润为7.68亿元,同比增长2.36%;实现扣非净利润为4.46亿元,同比增长8.92%。该业绩表现创下公司历年来同期新高。
中科曙光在公告中称,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相对稳定,面对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坚持研发创新,完善产业链布局,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公司将继续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强化预算管理、降本增效等多维度措施,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中科曙光的综合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攀升。2018年至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由18.3%提高至26.26%,对应的净利率由5.16%提高至13.08%。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6.25%、9.93%。
半年合同负债余额6.83亿
中科曙光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促进业绩持续增长。
自成立以来,中科曙光坚持创新驱动,注重研发投入。公司目前已拥有国际领先的三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五大研发中心。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末,两年半时间,中科曙光累计研发投入达55.20亿元。
与此同时,中科曙光的研发人员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20年底至2023年底,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039人、2614人、3187人、3547人,三年时间增长超过1500人,占总员工的比例分别为61.19%、63.71%、64.63%、65.24%,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占比,均为逐年增长。
经历多年发展,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和领先的计算优势,拥有完整的IT基础架构产品线;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计算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服务,打造完备计算产业生态,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核心竞争力体系。
凭借自身优势,中科曙光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合同负债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合同负债余额为6.83亿元,比上年年末的5.67亿元,增加了1.16亿元,增幅约为20.46%;比上年同期的5.70亿元,增加了1.13亿元,增幅约为19.76%。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曙光积极向计算生态业务延伸布局,除了坚持自主研发创新,还投资了海光信息、中科星图、曙光数创、曙光云计算等多项优质资产。公司与参控股公司全方位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存储到中游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提供商,子公司的布局与公司高端计算机、存储等主营业务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也将为中科曙光的业绩增长贡献持续动力。
近年来,中科曙光的对外股权投资资产持续增长,同时公司的对外股权投资收益也在大幅上升。在2024半年度报告中,中科曙光长期股权投资高达72.92亿元,同比增长9.94%,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2.72%,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2.25亿元,同比增长38.11%,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近四成。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