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沸腾!液冷需求大爆发,中科曙光“30cm”涨停
01
液冷大爆发
8月18日,A股冲上微博热搜。
8月18日盘面上,A股液冷概念股再度爆发,股价涨幅超过10%(包含10%)的公司有22家。其中,曙光数创“30cm”涨停,方盛股份、高澜股份、强瑞技术、润禾材料等“20cm”涨停。
另外,同属液冷板块的大元泵业晋级6连板,成为8月以来首只突破5板“天花板”的个股,金田股份、飞龙股份4连板。
随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芯片产业的快速迭代,数据中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高功率芯片服务器散热需求以及算力增长带来的能耗挑战。
在此背景下,高效散热、节能低碳的液冷技术成为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02
新版“印钞机”横空出世?
近期,液冷服务器概念持续升温。
曙光数创前身为中科曙光集团数据中心产品事业部,专注数据中心领域20余年,2022年11月成功登陆北交所完成IPO。
作为一家以高效冷却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供应商,曙光数创主营业务有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冷板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及模块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以及围绕上述产品提供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
市场上亦产生了一种预期:液冷服务器就是下一个光模板。而光模板产生了多只10倍股,因此,亦有人将液冷比作下一个“印钞机”。
事实上,液冷技术并非新生事物,产业关注度一直存在,在A股市场也时不时迎来一波行情,但本轮液冷概念股为什么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目前,全球AI迎来技术奇点,数据中心是AI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数据中心而言,液冷能够有效应对高密度计算带来的散热挑战,并提升数据中心的整体效率和可持续性。
一方面,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液冷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系统集成与整机制造、下游应用场景。其中,上游是液冷系统的核心,包括冷却液、CDU、冷板、快接头、Manifold等关键组件,具有高技术壁垒和高价值占比。中游则通过整合上游零部件,提供液冷服务器整机及解决方案。整体来看,液冷产业链具备较强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尤其是在上游高壁垒环节。
另一方面,从价值量角度来看,CDU、Manifold、UQD、液冷板是液冷系统价值量的核心部分,其中液冷板、CDU、UQD和Manifold四大产品价值量占比超90%。
民生证券认为,国内液冷厂商在冷板、UQD、Manifold、CDU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部分企业已实现海外市场零的突破。伴随全球云服务商自研ASIC芯片的推进,液冷需求进一步明确。产业链中具备系统化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更具优势,2025年是关键认证期,订单落地将成为重要催化剂。
因此成为资本市场趋之若鹜的热门概念。
“未来,随着两相冷却、微通道液冷等新技术突破,以及国产化冷却液研发降低成本,液冷服务器有望向中小型数据中心下沉。”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预计未来几年液冷渗透率将大幅提升,成为绿色计算的关键基础设施。
03
A股公司抢抓市场机遇
液冷技术作为应对AI芯片高功耗发热问题的关键手段,其渗透率在AI算力需求增长背景下持续提升。
“预计2025年是渗透率加速的元年。”东方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当前,除英伟达外,谷歌、微软、Meta、华为、阿里等国内外云厂商均引入液冷技术方案。随着液冷技术从可选变为刚需,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预计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将提升至30%左右。
浙商证券预测,2025—2027年,液冷市场规模将达到354亿元、716亿元、1082亿元,算力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将加速液冷技术渗透。
在此背景下,国内液冷供应商有望实现从0到1的破圈。多家A股公司也在近期披露了布局进展。
比如,方盛股份近日回复投资者称,公司液冷板等产品有交付数据中心应用,同时也有向储能、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等领域交付应用,但目前液冷板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业务总量的比例还不高。
同时,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国内首个行业标准化超智融合算力平台Nebula800。该平台涵盖多种先进液冷技术与能源动态优化机制,能提高部署密度,降低高负载运行能耗。
润禾材料回复投资者称,冷却液是公司研发和生产的重要方向之一,公司拥有改性硅油冷却液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相关专利。公司正稳步推进研发迭代、开展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工作,不断拓展相关行业的客户群体。
业内人士分析,新一代算力芯片功耗大幅提升,对数据中心电源系统和液冷技术的要求显著提高,国内相关电源、液冷及储能企业有望深度受益,订单增长预期强劲。
不仅如此,在市场驱动下,多家上市公司预计2025年中报业绩将实现大幅增长。
比如,今年上半年,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科技”)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01%—105.75%。中石科技表示,AI赋能下新兴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等行业新产品快速迭代,新的散热方案需求增加,公司高效散热模组、核心散热零部件、高性能导热材料等营收同比增长较快。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荣达”)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8.86亿元,净利润为1.55亿—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95%—123.69%。
飞荣达表示,上半年公司通信领域相关业务开展顺利,其中,AI服务器散热相关业务与部分重要客户的合作有序推进中,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公司凭借多年的散热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持续加大研发和技术储备,并不断迭代产品,以保持通信领域业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