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中策橡胶营收暴涨18%,泰国净利率13%,印尼投产即盈利
在全球轮胎行业面临成本上涨、贸易壁垒加剧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行业龙头中策橡胶(603049.SH)于8月19日晚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考”答卷。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8.55亿元,同比增长18.02%,境内外市场齐头并进,展现出强大的增长韧性。尽管归母净利润因财务费用等因素影响微降8.56%至23.22亿元,但若剔除该影响,公司利润表现与去年基本持平,其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卓越的经营效率在行业内尤为突出。
境内外市场双轮驱动,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财报显示,中策橡胶的增长动力充沛,境内外市场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境内市场受益于全钢胎产品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以及在新能源车配套领域的持续发力,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67亿元,同比大增23.73%,国内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境外市场方面,公司凭借不断扩大的客户群和良好的客户粘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24亿元,同比增长11.89%,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化布局成效。
这一亮眼成绩,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就在不久前,行业另一巨头固特异股价因业绩不及预期而蒸发40%,而国内竞争对手的业绩也已出现两位数下滑。在此背景下,中策橡胶逆势上扬,成为行业中的一抹亮色。
“现金牛”海外基地发力,印尼投产即盈利
中策橡胶国际化战略的成果,在其海外生产基地的盈利能力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作为公司海外利润的“压舱石”,泰国基地上半年表现稳健,实现营收37.85亿元,净利润高达约5亿元,净利率达到13.18%,为公司贡献了超过两成的利润。
更令人振奋的是,刚刚投产不久的印尼基地已迅速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印尼工厂实现营收2.02亿元,净利润2067万元,净利率高达10.4%。这一数据对比鲜明,远超部分仍在亏损中的海外同行项目,标志着中策橡胶的海外产能布局已进入“投产即盈利”的快车道,为公司贡献了新的、高质量的利润增长曲线。
高端化与研发驱动,破解“价格战”困局
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关税等不利因素,中策橡胶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将毛利率影响控制在极小范围内,成功抵御了行业下行压力。其核心驱动力,便是以“天工”与“天玑”两大技术系统为代表的产品高端化战略。
商用车轮胎领域,“天工”技术系统通过“黑金”、“玄甲”、“造艺”等核心技术,实现了轮胎耐磨、节油、抗载等性能的全面升级,并针对电动商用车特性推出“X技术系统”,推出专用轮胎家族,精准切入新能源蓝海市场。
乘用车轮胎领域,“天玑”技术系统整合八大核心技术与十二项专利,其“1号”系列旗舰产品已成功打入高端市场,并实现对丰田、比亚迪、吉利、小鹏等国内外主流车企的配套,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配套”的跨越,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前瞻性布局,打造一体化与绿色智造新优势
中策橡胶的领先优势不仅体现在当下,更在于其深谋远虑的战略布局。公司正积极向上游核心原材料领域延伸,通过自建炭黑项目,实现对关键原材料的自主可控。此举不仅能降低成本、保障供应链稳定,更能从源头提升轮胎性能,构筑起坚实的“护城河”。同时,项目融合绿色能源循环与智能制造理念,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中策橡胶的视野已触及未来。其联合科研机构申请的“月球车自修复轮胎”专利,展现了其在特种轮胎领域的前瞻性技术储备,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中策智慧”。
纵观2025年上半年,中策橡胶凭借稳健的境内外市场布局、卓有成效的高端化转型、强大的海外盈利能力以及前瞻性的产业链整合,成功穿越行业周期,交出了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在全球轮胎巨头普遍承压的“中年危机”中,中策橡胶正以一个更加自信、更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姿态,稳步迈向全球轮胎行业的更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