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股份站在了“蓄力起跳”的起点
“反内卷”是当前的核心投资逻辑之一,光伏、有色等行业的股价涨幅已经打了样。业绩的兑现有先后,四季度最大的看点,可能会落子在物流板块。
快递反内卷,8月份吹响提价的号角,9月全国性跟进,对三季度的业绩贡献较少,四季度则是完整受益的,叠加双十一等网购旺季,量价齐升确立,龙头业绩环比增长是确定性的。而且本轮牛市中,物流板块的涨幅滞后,很可能成为市场“高切低”的重点方向。
具体标的上,刚披露了三季报的德邦股份,在行业普遍承压之际,逆周期做了主动调整,给出了一个“蓄力起跳”的逻辑,有可能是下一波行情的领航员。

01
主动调优营收结构
如果仅从三季报的数据来看,德邦的业绩呈现喜忧参半之势:Q3实现营业收入97.15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快运业务作为核心产品,收入 88.05 亿元;快递业务收入为 4.34 亿元(主要为满足部分客户“大小件齐发”的需求);其他业务主要为供应链业务,收入为 4.76 亿元。Q3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50.11%,较年初基本持平,资产负债结构处于稳健水平。
业绩数据只是果,公司的打法才是因,营收结构的主动调优是业绩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我们从三季报成本费用端的变化,观察一下德邦的投入方向:Q3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57%,其中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分别同比增长9.65%和0.78%。横向对比,友商的这两类成本变动并不大,即意味着德邦的成本上升并非是被动支出,而是主动升级。
越是行业低迷越要苦练内功,站在长期主义视角,德邦通过逆周期加大战略投入,正好赶上了Q4及明年的“反内卷破局+量价齐升确立+龙头盈利修复”的三重共振期,业绩弹性会放的更大。
02
逆周期升级增厚内在价值
俗话说钱要花在刀刃上,德邦做了怎样的逆周期升级?三季度透露了一些细节。
物流行业最大的卖点之一是时效性,最绕不开的就是运力。近几年不少友商在行业压力下加大了成本管控,对运力做了关停并转,实质上有损于核心竞争力。德邦依然坚持了第一性原理,通过运力加码保障物流时效,三季度运输成本的增长,也与发车频次增加直接相关,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之路。
具体来看,收派环节升级配送工具,推进同行共配、乡镇代理等模式,报告期末快递员末端收派四轮车达28,163 辆,乡镇覆盖率 96.40%。上楼送货呼入率同比下降。中转环节加强自动化建设,优化流程以提升分拣效率,投入使用自动化设备场地47个、即装即卸设备场地94个,通过场地聚合减少中转次数。运输环节依托智能路由规划优化线路,增强时效稳定性。报告期内干线线路增加超100条,自有干支线车辆达17,411辆,全程履约率同比提升。此外,报告期内客户万票有责投诉率同比持续下降。
值得一提的事,德邦对技术变革的拥抱也很积极,比如,与木蚁机器人持续加大合作,推广应用无人叉车一类先进设备;针对800-1200KM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搭载推动单车由双驾转为单驾。这些做法一旦铺开,不仅效率提升,降本空间是非常可观的。
三季度,德邦对行业管理积弊主动“做减法”,对一线考核体系进行深度改革。自三季度起,德邦股份通过提升部分提成标准、优化奖罚机制等方式提升员工待遇。同时,公司恢复了“亲情1+1”等员工福利政策,并补发历史扣除部分。
实际上,这种强化服务底色的能力,也只有在直营模式下才能深入到末端,也才能奏效。当初的模式选择,让其成为了反内卷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长期而言,我更看好掌控力度强的直营模式。
货如轮转,昼夜不息,人工和运输则是物流行业的两个拳头。行业正经历从“至暗时刻”进入“黎明前夜”的关键节点,德邦逆周期地主动加大投入,实际是在蓄力,在Q4和明年更有力地打出去。
03
受益于市占率提升
根据运联智库等机构发布的榜单,2025年全网快运市场,德邦的市占率位列第一。公司深耕快运业务近30年,产品线和标准化运作体系都很成熟了,遍布全国、稳定性和执行力极强的直营网络,更是对加盟制模式形成了降维打击。今年以来持续的战略投入,也是在强化“大件快递领导者”这一战略定位。
众所周知,德邦面向中高端大件市场的快运、大件快递业务,货值高,运费对货值的占比低,价格并不是客户选择物流的决定性因素,靠谱才是。德邦的直营模式以及全流程管控保障服务稳定性,无疑成了其大件业务持续发展的金字招牌。
三季度,公司还创新打法,针对服装、展会等特定场景推出了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举两个例子,在平湖服装产业带,德邦提供驻点服务、定制化时效产品(如当日达、次日达)和专项包装保障,以满足商户多元化、高标准的物流需求。在糖酒会等展会物流场景,公司提供从展前寄递、暂存到展中送达、撤展的全链路服务,有效解决了展会物流“进展难、撤展慢”的行业痛点,亦为营收增长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8-9 月涨价在企业与行业价格端持续兑现,随着“反内卷”“要利润”这些词成为物流行业的主旋律,行业也开启了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型。遏制了价格战之后,将筛选出坚守价值的品牌,并加速尾部的出清。
目前,快运行业份额集中度低于快递行业,德邦作为少有的全网型快运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份额集中。
如何“卷价值”?总结以上打法,德邦给出了一个可借鉴的解法:
一方面,加大对末端网络、自动化设备、智能路由等底盘能力的战略投入,提升物流网络的弹性与服务深度,锻造承接大件、高价值物品运输的底气。这虽会影响短期业绩,但却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为随后的起跳蓄了力。
另一方面,德邦继续强化自身优势,不去红海里折腾,深度聚焦大件配送领域。同时通过深耕垂直场景,精准满足市场多元化的大件运输需求,强化了品牌认知与客户粘性。
04
“高切低”趋势下的双击机会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尽管三季度财报显示短期利润承压,但从成本结构与运营数据可看出,德邦是将战略资源用在了主航道上,在行业初见曙光之时,抢占了有利位置。
德邦的另一独特优势是,京东能够给予其强大的资源助力,双方的业务协同越来越广。目前,德邦与京东的网络融合也在加速推进,有助于德邦构建一张竞争力更强的大件网络,其贡献的收入同比将显著增长。
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但已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用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未来的德邦无疑更具想象空间。
资本市场层面也可看出,自2024 年9月起,京东卓风启动对德邦股份的增持计划(上限6亿元),持股比例从大幅提升至2025年9月末的79.59%,这已是相当高的比例了。如果不是京东对德邦的信心很足,很难用真金白银做到这一点。
另一个维度上,今年4月德邦官宣了7500万-1.5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调整后的价格上限为15.85 元/股。回购股份将予以注销,增厚全体股东的每股收益,可谓是非常良心的做法。10月31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公司股份268,400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3%,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15.04元/股、最低价为14.90元/股,已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010,369.00元,凸显管理层对未来经营前景的信心。
大股东增持+公司回购,折射出“自家人”的信心。另外,公司通过营收结构的主动调优,实为战略蓄力,以主动调整姿态布局下一阶段的复苏,也夯实了差异化竞争的优势。这些举措,在物流行业都是少见的,德邦则展示了一个长期主义的样本。
在反内卷政策下,行业的价格战终结,竞争生态优化,正处于“反内卷破局+量价齐升确立+龙头盈利修复”的三重共振期。谁能更好地“卷价值”,谁就能进一步打开盈利空间。
从估值来看,行业仍处于历史底部,也显著低于消费物流板块均值,且未反映2026年盈利弹性,反内卷的常态化监管,将推动行业估值中枢上移。
德邦的股价长时间底部横盘,市场对于三季度业绩承压的预期已经price in,即使股价短时间调整,也是一个“黄金坑”,反而积蓄的势能更大。往后看,随着公司将在行业反转期率先兑现业绩,已站在了“蓄力起跳”的起点,在市场“高切低”的趋势下,有望迎来估值与盈利的双击。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