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跌6.43%!紫燕食品25亿营收背后:夫妻肺片卖不动,实控人套现离

查股网  2025-11-04 11:38  紫燕食品(603057)个股分析

11 月 3 日晚间,紫燕食品(603057)的一则公告让资本市场聚焦这家卤味巨头 —— 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上海怀燕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大宗交易完成减持,283.46 万股股份以 16.25 元 / 股的价格成交,套现总额精准定格在 4606.24 万元。这笔减持使得上海怀燕的持股比例从 1.7137% 缩水至 1.0282%,而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合计持股也从 79.26% 降至 78.57%,权益变动恰好触及 1% 的市场敏感刻度。尽管公司强调此次减持未改变实控人地位,也不影响治理结构与持续经营,但在三季报业绩大幅承压的背景下,这笔套现仍引发了市场对企业前景的热议。

紫燕食品的主营业务始终聚焦卤制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而日前披露的 2025 年三季报,正勾勒出这家企业在行业调整期的艰难处境。前三季度 25.14 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6.43%,1.94 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更出现 44.37% 的同比暴跌,扣非归母净利润 1.65 亿元的降幅进一步扩大至 45.22%,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同比减少 39.23%,降至 2.52 亿元。对比去年同期数据,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还能达到 3.49 亿元,净利润率维持在 13.10%,而 2025 年同期净利润率已跌至 7.93%,盈利能力的滑坡一目了然。

这种业绩压力并非紫燕食品独有,而是卤味行业存量博弈的缩影。同期,行业龙头 ST 绝味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42.60 亿元,同比减少 15.04%,归母净利润 2.80 亿元,同比降幅 36.07%;煌上煌虽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 亿元,同比增长 28.59%,但前三季度营收仍下滑 5.08%,直到三季度才结束连续 6 个季度的营收下滑颓势。不过在行业普遍承压的格局中,紫燕的利润表现仍显逊色 ——ST 绝味以 30.25% 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紫燕食品 2025 年三季度毛利率仅 22.92%,同比大幅下降 5.61 个百分点,公司直言利润下滑主要源于收入降低与毛利收缩的双重挤压。

深入拆解紫燕的业绩构成,不难发现其盈利结构的隐忧。作为核心单品的夫妻肺片,三季度收入 2.73 亿元,同比下滑 13.71%,营收占比从去年的 30.40% 降至 27.49%,而整禽类产品收入也同比减少 6.67%。尽管香辣休闲品类以 4.92% 的增速、其他鲜货以 27.39% 的增速拉动鲜货业务实现 0.08% 的微增,但 8.74 亿元的鲜货收入仍难掩核心单品的疲软。分区域看,占比最重的华东市场三季度收入 6.98 亿元,同比下降 1.92%,虽较上半年降幅收窄,但仍未恢复增长;华北、西北市场更是分别出现 17.29% 和 13.82% 的下滑,仅华中、西南、华南等区域实现正增长,其中华南市场 73.13% 的增速显得尤为突出。

为了突围业绩困局,紫燕食品已启动多维度转型。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20.12%,达到 1323.13 万元,三季度推出的熏卤系列、川渝手撕鸡等新品收获市场好评,带动预包装及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26.78%,达到 3.36 亿元。渠道端,直营收入同比激增 46.17%,海外布局加速推进,目前已在美国纽约、新泽西及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设多家门店,前三季度境外营收达到 0.11 亿元,尼泊尔生产加工基地的建设更被视为全球化供应链的关键落子。针对年轻客群的 “大学城战略” 已覆盖全国超 70 所高校,结合 ChinaJoy 参展、跨界联名等营销动作,试图在佐餐场景之外开拓休闲消费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转型投入已开始显现成本压力。三季度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 1.37 个百分点,被认为与海外市场开拓的相关投入增加直接相关。而进口牛肉价格上涨导致的毛利率下滑,尚未出现明显改善迹象。尽管三季度营收实现 1.75% 的同比微增,结束了此前的下滑态势,但 40.66% 的单季度净利降幅,显示利润端的修复仍需时日。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实控人减持问题,从行业惯例来看,上海怀燕此次套现或属股东正常资金调度 —— 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持有 78.57% 的绝对控股权,且减持通过大宗交易完成,对二级市场冲击有限。但在业绩尚未明确回暖的节点,这笔 4600 万元的减持,难免被解读为对短期盈利预期的谨慎信号。

放眼整个卤味行业,沙利文与头豹研究院预测 2027 年佐餐卤制食品市场规模将达 3934.1 亿元,赛道仍有增长空间。但在消费需求疲软、成本高企的当下,如何平衡转型投入与盈利修复,如何从依赖大单品转向多品类驱动,将是紫燕食品乃至全行业必须破解的课题。紫燕三季度的营收转正与海外布局的初步成效,能否转化为持续的盈利增长,或许比单次减持更值得市场长期关注。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