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8亿元扩产 两大产品产销均降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徐佳
上市两年,常青科技(603125.SH)首次计划再融资加码产能扩张。
9月3日晚间,常青科技发布再融资计划。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不超过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投入到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常青科技上市两年多以来,首次计划再融资。在IPO募投项目刚刚建成的情况下,常青科技将通过本次募资提升高端专用材料产能。
资料显示,常青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4月,常青科技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净额11.32亿元,其中8.5亿元投入到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2.82亿元为超募资金。
截至2025年6月末,常青科技IPO募投项目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5.47亿元,其中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相关生产线已正式投产。
而在本次可转债募投项目中,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金额为28.5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偏苯三酸酐8万吨、均苯三甲酸1万吨、苯二酚系列产品12万吨的主要产品产能。
常青科技称,通过本项目建设,可加速苯二酚相关产品的国产替代进程。同时,公司将向芳香族含氧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领域延伸,强化公司在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领域的市场地位。此外,本项目规划的芳香族含氧高分子新材料单体是对现有产品和技术路径的延伸,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品类、完善产品矩阵,满足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
不过,2025年以来,由于供给端竞争进一步加剧,化工行业产品价格走弱、产能利用率走低问题凸显,常青科技亦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常青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减少10.67%;净利润7024.71万元,同比减少31.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615.05万元,同比减少31.38%。
报告期内,常青科技的主要产品中,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高分子新材料专用助剂的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吨1.3万元、2.02万元,同比减少5.43%、2.35%;产量分别为1.09万吨、7264.69吨,同比减少约42%、4.53%;销量分别为1.51万吨、6635.5吨,同比减少18%、4%;销售金额1.95亿元、1.34亿元,同比减少2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