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集团2025年中报:核心业务遇冷,增长引擎何时重启?
公牛集团(603195.SH)近日交出了一份令市场意外的中期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这家曾连续六年保持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插座大王"实现营业收入81.68亿元,同比下降2.6%;实现归母净利润20.60亿元,同比下滑8%。两项核心指标均出现近十年来首次中期业绩负增长,标志着企业高速增长周期的正式终结。
这份成绩单不仅终结了公牛集团自2019年以来的增长神话,更暴露出这家传统制造巨头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双重压力下的转型阵痛。从业务结构到财务指标,从运营效率到现金流表现,多个维度数据显示这家行业龙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核心业务集体失速:传统优势领域遭遇寒冬
作为占据国内转换器市场超过60%份额的绝对龙头,公牛集团此次业绩滑坡的核心原因在于其两大支柱业务同时陷入增长困境。财报显示,占营收比重45%的电连接业务实现收入36.62亿元,同比下降5.37%;占比51%的智能电工照明业务收入40.94亿元,同比下降2.78%。这是自2018年上市以来,两大核心板块首次在中期财报中同时出现负增长。
市场分析指出,电连接业务的下滑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密切相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3%,作为房地产后周期产品的开关插座、配电箱等电工产品需求受到直接冲击。而智能照明业务虽然受益于智能家居趋势,但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白热化,奥维云网数据显示LED照明产品均价同比下降8.7%,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更值得警惕的是,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业务虽然实现3.8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3.52%,但其营收占比仍不足5%,难以对冲传统业务下滑带来的缺口。尽管公司在充电桩、储能等领域持续布局,但新能源赛道的高投入特性与公牛集团传统制造基因存在天然隔阂,转型成效尚未显现。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单季营收42.46亿元,同比下降7.37%;归母净利润10.85亿元,同比下降17.16%,环比增速未能扭转颓势。这种逐季恶化的趋势表明,当前困境并非短期波动,而是行业深层次变革的集中体现。
盈利质量承压:费用结构失衡引发创新焦虑
在营收规模收缩的同时,公牛集团的盈利能力也出现明显弱化。上半年综合毛利率42.33%,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净利率25.26%,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虽然仍保持着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但持续三年的毛利率下行趋势已不容忽视。
更引发市场关注的是费用结构的异常变动。管理费用同比激增27.98%至3.91亿元,而研发费用却同比下降21.56%至2.86亿元。这种"管理膨胀、研发收缩"的反常现象,与公牛集团一贯强调的"技术驱动"战略形成鲜明对比。要知道,2022-2024年间公司研发费用年均增速曾达18.3%,此次大幅削减研发预算不得不让人质疑其创新投入的持续性。
资产运营效率的恶化进一步印证了经营压力。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39.19次降至26.34次,存货周转率从3.85次降至3.36次,两项指标连续三期半年报下滑。截至6月末,应收账款规模达3.2亿元,占营收比重升至3.92%,较2023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显示资金回笼速度明显放缓。
现金流表现同样不容乐观。虽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微增0.71%,但每股经营现金流从1.82元降至1.31元,同比下降28.03%。这种"净利润下降但经营现金流微增"的矛盾现象,折射出企业可能通过延长账期、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方式维持现金流,但这种操作在长期可能加剧资金链压力。
面对传统业务萎缩与创新动能不足的双重挑战,公牛集团正在推行"安全智能用电生态"战略,试图通过"产品创新+场景延伸"实现突围。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已形成充电桩、储能、光伏三大产品线,上半年完成超过5000个充电桩网点建设,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达成合作。在智能家居赛道,推出搭载AI算法的智能开关、环境传感器等产品,试图构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但现实困境在于,新能源业务虽然保持高增长,但行业特性决定了其需要持续大规模投入。以充电桩为例,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共充电桩新增量同比增长45%,但单桩利用率仅12%,行业整体仍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公牛集团要在这一领域形成规模效应,预计还需要3-5年的培育期。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外部环境。国际贸易规则重构导致出口成本上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8%降至15%;国内消费形态演变则使得消费者对产品性价比愈发敏感,中低端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这种"两端挤压"的态势,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与转型速度。
值得肯定的是,公牛集团仍保持着健康的财务基本面。截至6月末,货币资金达45.3亿元,资产负债率28.7%,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这为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提供了缓冲空间。但如何在保持财务稳健的同时,加快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将是管理层必须破解的命题。
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这家传统制造巨头正经历着成长的阵痛。从"插座专家"到"智能生态构建者"的转型之路注定充满挑战,但或许正是这种自我革命的勇气,决定着企业能否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继续保持领跑地位。市场期待看到,公牛集团能够像当年颠覆插座行业那样,在智能用电领域再次书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