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洗霸电闪雷鸣

查股网  2025-03-02 13:56  上海洗霸(603200)个股分析

富凯摘要:小批量,大想象。

作者|欧文

周五的A股市场整体来看较为低迷,然而主业为水处理和风管清洗业务的上海洗霸,却因固态电池等概念的催化,逆势封死涨停板,单日成交额为8.4亿元,近一个月涨幅达62%。

上海洗霸盘后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固态电池暂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对公司整体业绩暂不构成影响。实际上,公司此前曾发布消息,该款产品完成设计工作,进入小批量生产,要等到产品质检合格后才能进入测试,而是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全部测试结果出具后才能确认。

虽然公司固态电池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但截至目前,上海洗霸的股票静态市盈率已高达168.66倍,总市值突破65亿元。

狂飙中的资本博弈

今年以来,上海洗霸累计涨幅为54.35%。上两个交易日涨停,涨幅达21.03%,成交额11.27亿元,换手率超16%。从龙虎榜数据来看,虽然两连板但是市场多空博弈却异常激烈,2月28日买入总额1.18亿元,卖出总额1.13亿元,资金差额仅500万元。

对于市场热捧的原因,首推其固态电池概念。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公司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完成46个批次,覆盖25家客户;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完成43个批次送货,覆盖26家客户。这些业务尚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对公司整体业绩也暂不构成影响。

上海洗霸还在公告中解释,基于产品迭代及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公司目前相关投入相对较小,相关送样样品的检测、匹配结果和应用前景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上海洗霸对固态电池布局要追溯到2021年底,当时公司与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合作成立山东复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双方持股占比分别为52.5%、47.5%。次年,上海洗霸与中科院张涛演技元合作成立上海科源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分别持股70%、30%。随即上海洗霸发布《2023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计划募资7亿元的募投项目中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包括对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粉体先进材料的生产。

三方经过一年多联合攻关,2025年年初宣布,突破固态电池技术——水稳定性固态电解质材料与近零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20吨级水稳定性固态电解质关键核心材料产线正式投产。

据了解,相关固态电池材料理论上可应用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心脏起搏器等智能穿戴设备、垂直起降飞机(起飞重量2.1-2.8吨)、无人机、智能机器狗(负重50-80公斤、最高时速度22公里)、关键枢纽中心与指挥中心的固态储能电芯、工业自动化母机等场景。

另外,新能源汽车量产化应用固态电池或在5年后。比亚迪某高管曾透露,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除固态电池外,上海洗霸自身主业也正在享受环保政策红利。作为水处理药剂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三的企业,受益于国家水污染治理政策加码,去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840.48万元,同比增长30.14%;扣非净利润4556.92万元,同比增长41.29%。同时公司形成庞大的专利矩阵提供了较强的技术壁垒。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上海洗霸在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30条,专利信息109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77个。

“冰火两重天”的财务数据

虽然上海洗霸在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但是细分析来看,公司业绩并没有那么乐观。首先是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猛增形成强烈反差,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75亿元,同比下降1.61%。

而要单看第三季度更是糟糕,上海洗霸在去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653.8万元、406.9万元,同比下降21.03%、55.51%、71.34%。

这种下降并非偶然,在2023年上海洗霸的业绩就已经开始大幅下滑,当年公司营业收入5.41亿元,同比下降10.50%;净利润3897.41万元,同比下降7.80%;扣非净利润3352.83万元,同比下降17.68%。2022年虽然实现业绩的正增长,但是主要是因为上海疫情原因,上海洗霸参与了多个主要方舱医院的建设、污水处理、消毒服务与运营管理工作,抵消了疫情对公司部分业务的不利影响和EPC等重大工程项目业务量下降的幅度。

2021年的上海洗霸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5.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03万元,同比增长17.58%。2020年营业收入约为5.30亿元,同比下降9.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489.7万元,同比下降14.16%。

由此可见,近年来上海洗霸的业绩可谓起起伏伏。当前市场对上海洗霸的热捧主要因为固态电池,包括较高的技术壁垒,以及聚焦上游材料供应,从而避免与宁德时代等电池巨头的直接竞争,而在政策支持方面,相应《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参与产业链示范应用,降低研发风险。

不过,当前更多是如何将技术早日完成商业化落地,才能将市场的概念狂欢转化为真正的价值体现。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