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信批为儿戏?大参林实控人柯金龙被刑拘后参加了7次董事会
蓝鲸财经记者 王健文
实控人被刑拘190天后,3月1日,大参林正式公告了实控人之一的柯金龙及全资子公司茂名大参林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起诉。而在这大半年之中,柯金龙却在2月9日辞任董事职务前依然“正常参加”了7次董事会,大参林的信披质量引人担忧。
就在实控人被刑拘过程中,大参林股价波动下行,股东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私募大佬冯柳执掌的高毅资本,在2023年第三季度突然撤出了公司前十大股东行列。此外,在此期间,大参林为了进一步扩张体量抛出的30亿定增计划也最终终止。
在公告刊发后的首个交易日,大参林股价早盘大幅下挫后又有所回升。截至3月4日收盘,大参林股价收于22.46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89%,市值约为256亿元。同日,大参林紧急抛出了1亿元-2亿元的回购计划,试图维稳股价。
公告左右互博,
实控人被刑拘却参加7次董事会
3月1日晚间,连锁药房上市公司大参林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茂名大参林于2023年11月23日收到《起诉书》,原告为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检察院,而被告单位为茂名大参林,被告人则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柯金龙。
根据《起诉书》、茂名大参林的立案通知书和柯金龙的拘留通知书,茂名大参林及柯金龙涉嫌单位行贿罪。其中,柯金龙茂名大参林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具体实施单位行贿行为。
对此,大参林表示,目前该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且茂名大参林在2020-2022年期间对涉案客户销售额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0.25%、0.20%和0.15%,占比较低。且柯金龙本人目前未在公司担任任何管理职务,不参与公司任何的经营管理事务,因此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就在这份公告发出后不到两个小时,大参林却一改此前的态度,再度发布了一份补充公告,更加详细地披露了此次案件的情况。
2023年8月18日,茂名大参林收到了《立案通知书》,此后2023年8月24日,柯金龙收到了《拘留通知书》,并于同日被刑拘。2023年11月23日,茂名大参林收到了《起诉书》,根据起诉书,柯金龙早在2023年7月14日就被留置。自柯金龙2023年8月24日被刑拘,至3月1日大参林披露这一事项,时间已过去了190天。
截至3月1日,该案件仍处于一审已开庭,正在审理中的状态中,柯金龙本人正处于拘留状态中。
且大参林在补充公告中承认,公司错误的认为该事项对公司生产经营暂未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因案件还在审理过程中尚未判决,公司对于相关信息披露要求把握不准确,未及时进行公告。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披露的合规意识及要求,从内控的角度积极改善及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大参林成立于1999年,由柯云峰、柯康保、柯金龙三兄弟合力创办。虽然在此前的公告中,公司提及柯金龙未在公司担任任何管理职务,不参与公司任何的经营管理事务。但实际上,柯金龙是在2024年2月9日才宣布辞任公司董事等全部职务的,同日,大参林另一位实控人、柯金龙的兄弟柯康保也同样辞去了在公司的全部职务。
自2023年8月被刑拘至2024年2月柯金龙宣布辞职前的近半年时间中,大参林共计召开了7次董事会会议,其中最早的一次召开于2023年8月29日,此时距柯金龙被刑拘仅仅过了不到一周。而上述7次会议虽然以通讯形式召开,但公告中均表示7位董事都出席了相关会议。
就此次事件,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蓝鲸财经表示,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之规定,实际控制人被留置属于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的“重大事件”,上市公司应立即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大参林实际控制人迟至近日才披露该事件,已构成了信息披露违规。从过往案例来看,此前上市公司华宇软件因类似信披违规情形被证监会处罚,并引发了大规模的投资者诉讼。
实控人刑拘期间私募大佬冯柳抛售股票
就在大参林未披露柯金龙被刑拘一事的半年时间内,公司前十大股东之一的高毅资本却大笔减持了公司股票。
在2021年年报中,高毅资本旗下的基金高毅邻山1号远望1号私募基金首次出现在了大参林的前十大股东之列。彼时,这支由知名私募大佬冯柳管理的基金持有公司4.43%的股份,虽然此后该基金多次减持公司股票,但截止2023年6月末,该基金仍位列公司十大股东,持股额达2.06%。
但在2023年三季报中,这只基金已经不在大参林前十大股东之列。据计算,该基金若想退出大参林前十大股东,至少要减持超1.1%公司股份,约1251.22万股。
从股价上看,自2023年7月14日柯金龙最早被留置,到2023年9月30日的期间内,大参林的股价最高曾达到30.22元/股,最低也有24.98元/股,均高于此次信息披露后第一个交易日3月4日的收盘价22.46元/股。仅以该区间内最低股价及最低减持额计算,高毅资本此次减持套现所得资金至少在3.13亿元。
就高毅资本减持公司股票的相关情况,蓝鲸财经致电大参林进行求证,但截止发稿未获回复。
连锁药房行业竞争重压下,
公司30亿定增终止
近年来,随着线下零售药店市场规模持续扩张,连锁药房头部上市公司扩店、并购动作愈显频繁。
中康CMH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国内线下零售药店市场规模由4412亿元增长至5433亿元。
在此背景下,头部连锁药房公司扩张迅速。财报显示,自2022年末至2023年9月末的三个月间,6大连锁药房上市公司均实现了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其中,大参林的门店数量由10045家增至12993家,增长幅度达29.35%,涨幅居于6家上市公司中的首位,借此,大参林的总门店数量也攀升至第二位,距离第一名老百姓仅差128家门店。
同时,大参林也成功成为了6大上市公司中业绩表现最佳的一家。2023年前三季度,大参林的营收达177.23亿元,同比增长19.61%;净利润达11.74亿元,同比增长27.20%,营收额及净利润额均居于首位。
但频繁拓展门店、抢占市场,也让连锁药房上市公司的负债压力逐渐上升、偿债能力逐渐下滑。
以大参林为例,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0.05%、54.81%、65.76%、67.06%、63.28%。同期,公司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37、1.52、1.10、1.10、1.07。
为了补充资金,连锁药房们也在试图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2021年以来,六大连锁药房上市公司均推出过再融资或债转股计划。其中,较早推出募资计划的老百姓、漱玉平民、健之佳三家公司已经完成募资,其余的几家中,益丰药房发行的可转债已于3月4日开启优先配售,一心堂的融资计划仍在进行中,但大参林的定增计划却已经宣告终止。
2023年1月,大参林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定增的方式募资30.25亿元,其中16.38亿元将用于医药连锁门店建设项目,其余资金将分别用于门店升级改造、物流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上。
不过,随着二级市场整体走弱,加之2023年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监管安排》进一步严格限制再融资,大参林的定增之路也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
2023年12月,大参林发布公告称,将调低定增额度,取消原本用于补流的资金,并缩减用于建造物流中心的资金。在调低后,公司此次定增额降至18.97亿元。2024年1月,大参林表示,经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情况并结合公司发展规划等诸多因素,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分析与论证,公司决定终止此次定增。
即便如此,大参林的扩张之路也并未停止。2023年11月,大参林发布公告称,将斥自有资金3000万元,收购重庆万家燕大药房15%股权,若此次收购完成,公司将累计持有该企业66%股权,控制力度再次提升。
其他上市公司也同样没有停下并购的脚步。此后的2023年12月,一心堂先后发布多份公告,以超两亿元的对价收购了合川红太阳、海南源安隆、天津福源医药等超200家医药零售门店。同月,健之佳发布公告称,将以自有资金1.37亿元收购重庆红瑞乐邦100%股权,涉及门店数量达19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