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和科技业绩狂飙销售毛利率达32.62% 拟定增9.95亿扩产年内股价涨365%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电子布”厂商宏和科技(603256.SH)业绩强劲增长。
10月29日,宏和科技公告称,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52亿元,同比增长37.76%;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增长1696.45%。这一盈利规模已超过2024年全年净利润的6倍,盈利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伴随业绩爆发,公司盈利质量同步提升,销售净利率从2024年的2.73%跃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6.28%,销售毛利率也从17.37%提升至32.62%。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业绩狂飙的同时,宏和科技也通过精准的产能布局抓住行业机遇。2025年8月21日,公司发布定增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5亿元——其中6.33亿元将用于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该定增已于10月28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业绩利好同步传导至资本市场。截至10月30日收盘,宏和科技股价报38.78元/股,2025年以来涨幅高达364.67%,较2024年末8元/股左右的股价水平实现跨越式增长,总市值增至341.6亿元。
前三季盈利1.39亿远超2024年
公开资料显示,宏和科技前身为1998年成立的上海宏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9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专注于中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及超细纱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全球极薄布(厚度≤16μm)核心供应商。
回顾近年业绩轨迹,公司经历了从承压调整到强势反弹的完整周期。2019年上市当年,公司实现营收6.6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19.89%、38.6%。
2022年—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6.12亿元、6.61亿元、8.35亿元,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同期,受消费电子需求下滑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呈现较大波动性,分别为5237万元、-6309万元、2280万元。
进入2025年,宏和科技增长势能全面释放。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52亿元,同比增长37.76%;归母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增长1696.45%。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43.10%;实现归母净利润5143.33万元,同比增长644.41%。
可以看到,宏和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超2024年全年的6倍,同时盈利质量也同步提升,销售净利率从2024年的2.73%跃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6.28%,销售毛利率也从17.37%提升至32.62%,盈利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据悉,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普通中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价格同比上涨、销量增加,同时公司高性能产品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布、低热膨胀系数玻璃纤维布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批量生产并交付,带动营收和净利润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的强劲表现已充分传导至资本市场。2024年末,公司股价尚在8元/股左右徘徊;2025年以来,随着业绩陆续披露与AI产业链热度提升,股价开启强势上涨行情。截至10月30日收盘,宏和科技股价报收38.78元/股,年内股价涨幅达364.67%,总市值增至341.6亿元。
总资产28.51亿创历史新高
事实上,宏和科技业绩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长期研发投入与精准的产能布局,二者相互支撑、形成闭环,共同构筑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宏和科技将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视为突破技术壁垒的核心密码,研发费用占比常年保持高位。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104.94万元、2817.36万元、3612万元、3402.21万元、4356.08万元、4911.54万元,近六年累计达2.12亿元;同期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39%、3.49%、5.9%、5.15%、5.22%、5.76%,始终维持在行业较高水平。
深厚的研发积累最终转化为实打实的技术优势。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宏和科技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形成了“以中高端电子布为主”的产品结构,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缺,打破了国内市场对进口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依赖。
在技术突破的同时,宏和科技也通过精准的产能布局抓住行业机遇。2025年8月21日,公司发布定增公告,拟以竞价方式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5亿元——其中6.33亿元将用于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新建年产1254吨高性能玻纤纱生产线,剩余资金则投向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悉,此次募资扩产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AI服务器、半导体封装领域的供给能力,同时改善当前高性能玻纤纱供不应求的行业现状。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宏和科技的产能扩张并非盲目推进,而是有稳健的财务状况作为支撑。2020年至2024年,公司总资产由22.22亿元增长至25.09亿元,期间增幅达12.92%。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进一步增至28.51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健康的现金流则为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2025年前三季度,宏和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59%;而随着盈利的大幅增长,预计将进一步改善现金流状况。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