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业绩更新后,板块其他CXO企业不淡定了......

查股网  2023-12-07 09:15  药明康德(603259)个股分析

距离药明生物的《业绩更新》报告发布已过两天,CXO概念股依然动荡。

截至12月6日收盘,昭衍新药跌1.46%、方达控股跌0.48%、泰格医药跌2.45%、凯莱英微涨0.6%。

CDMO新贵三星生物崛起

国内的CXO企业大多依赖于海外大单,从药明生物的半年报来看,其营收有近八成来自于海外市场。受地缘政治、海内外投资热情差异等影响,国内的医药外包企业如今并不吃香。在CDMO领域,药明生物的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而放眼到亚洲,另一家CDMO新贵三星生物却正在崛起,已经成为了药明生物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三星生物是韩国财团三星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布局,由三星电子公司、三星爱宝乐园公司、三星CT公司和坤泰跨国公司合资在2011年成立,主攻CDMO业务。2016年末,三星生物于韩国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市值100亿美元左右。

三星生物上市的第二年,国内CXO龙头药明康德分拆药明生物上市,市值39.76亿港元。虽然最初市值上差了两倍多,但上市以来的营收一直不相上下。直至新冠疫情的到来,让药明生物业绩猛增,2021年药明生物营收突破百亿元,达102.9亿元。同年,三星生物的营收为1.56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药明生物大获全胜。

但新冠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只让药明生物赢了一年,2022年2月,药明生物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未经核实名单(UVL)”。当时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曾及时发声表示,被列入清单的影响可控,但二级市场依然慌了神。因为投资者们都知道,药明生物的营收离不开美国。当日,药明生物一度跌超30%。直到10月,该事件才基本解决。

而反观三星生物却自2022年起开始同礼来、默沙东等国际大客户合作,当年实现了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3.8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47.76%。今年以来,三星生物更是接连斩获大单,先后同GSK、礼来、诺华、辉瑞等MNC达成合作。特别是在6月,三星生物宣布与辉瑞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辉瑞多产品组合的长期商业化生产,意味着辉瑞将成为其长期客户。紧接着,7月就与辉瑞签订了8.97亿美元的生物仿制药订单。

当然,三星生物也并非一帆风顺,在10月FDA公布的“483表格”中显示,三星生物存在数据完整性等问题。这也被业内解读为,FDA对于三星生物内部体系的不信任。但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国内企业依然该拉响警报。

迷恋“药明系”的股民或被套

在药明生物的《业绩更新》报告发布后,二级市场反映强烈,直接带崩了整个CXO板块。随即药明生物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先是在当日闪崩后紧急停牌,次日复牌;后又在12月6日宣布以不超过6亿美元总价格购回股份。

在回购公告中,药明生物强调,公司相信,股份目前的交易价格并未反映其内在价值或公司的实际业务前景,建议股份购回也反映本公司对其自身业务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公司目前的财务资源将使其能够实施建议股份购回,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回购其实是资本市场中的惯有手法,目的是稳定股价,挽留投资者。药明系的实力在业内毋庸置疑,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也令人称叹。

除了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2019年又退市的药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药业,药明系目前共有4家上市公司。最早是药明生物于2017年6月完成港股上市;一年后,药明康德A+H股上市;2020年专攻细胞疗法的药明巨诺港股上市;今年11月,拥有超百个ADC综合项目的药明合联从药明生物中分拆出去,登陆港交所。

在拥有了占据生物医药产业半壁江山的资本帝国后,药明系开始了疯狂套现。以药明康德为例,截至12月6日,公司今年已累计减持套现超110亿元。并且,药明康德在8月9日所发布公告,股东Summer Bloom Investments(I)Pte.Ltd.减持计划目前尚未完成,该股东将通过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A股股份,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2968.45万股。截至11月29日,该计划完成近半。

如此来看,股东们早就知晓药明系将在年末出现动荡,遂在平稳之际早早套现离开。无论是上个月药明合联的上市,还是今日药明生物的回购,都在意图留住投资者,谁也不知道,未来他们会不会再抛出减持计划。从二级市场的反应来看,药明生物的这一策略奏效了。截至今日收盘,药明生物报收30.7港元,涨1.15%;药明合联报收29.85港元,涨8.74%。

CXO板块估值体系要重塑

头部企业药明生物震荡,同行也难以幸免。同样在12月6日发布股权变动公告的CXO公司还有昭衍新药,其公告称,股东顾晓磊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4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99%。这已经是昭衍新药今年第三次减持,此前分别在4月21日和5月31日宣布减持427.93万股和322万股。

公开资料显示,昭衍新药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CRO公司,其业务覆盖试验动物与模型、药物发现、开发与生产、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实验室服务以及药物警戒等多个领域。根据昭衍新药披露的2022年财报,占比最大的主营业务为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营收高达22亿元人民币,占总营业收入的97.6%。

受试验猴价格下跌影响,昭衍新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降近80%,股价也因此跌停。从三季报来看,昭衍新药的营收为15.87亿元,同比下降近20%;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近半数,业绩依然没有恢复。

过去三年,CXO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但如今热潮却在褪去,药明生物、昭衍新药都只是行业中的缩影。同花顺数据显示,港股9家CXO概念股中,4家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除药明生物和昭衍新药外,凯莱英上半年营收,45.96亿元,同比下降8.7%;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86亿元,同比降3.09%。方达控股上半年营收1.28亿美元,同比下降7.6%;归母净利润459.2万美元,同比下降64.53%。

西南证券分析师认为,CXO企业新冠商业化订单业绩贡献逐步下降,板块估值体系有望重塑。从行业整体来看,研发投入与药物在研上市数量是CXO行业景气度的关键指标。预计2021-2028年全球医药研发仍将以2.6%的增速稳步增长。因此,在资本市场趋于冷静,订单数量下降的情况下,CXO企业还需修炼好“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