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交出2024年三季度“成绩单”,揭露业绩增长背后的原因
2024年10月28日,药明康德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其中营收、归母净利润、在手订单数和客户数等数据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营收重回百亿规模至104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环比增长14.6%,其中化学业务的单季度收入78.8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26.4%。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这家公司预计能够实现全年收入383-405亿元,自由现金流也高达60-70亿元,再次突破新高。
那么为何药明康德能够在整个医药市场中实现高速的增长?答案是以多肽、寡核苷酸为代表的新分子。
从三季报看,药明康德专注于新分子的TIDES业务(主要为多肽和寡核苷酸类疗法)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1.0%,预计全年收入增长将超过60%。事实上,自2022年起,药明康德的TIDES业务已经连续三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
实际上,药明康德早在2018年就整合成立TIDES业务。产能方面,根据公开信息和最新的三季报披露,去年4月,药明康德常州基地就投产了两个2000升多肽固相合成釜;今年年初,药明康德宣布位于常州与泰兴的两个基地的多肽生产车间正式投产,多肽固相合成釜总体积提升至32000升,仅12个月内就提升了20000升,至今年年底,预计还将提升至41000升。
此外,在寡核苷酸方面,药明康德也已经布局了20多条产线,这些数字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领先。面对全球快速增长的新分子需求,药明康德是为数不多能够大量承接研发生产的企业。
也许有人担心,这些产能会不会因为建得太多而出现过剩的情况。在不久前的药明康德投资者日开放日活动上,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陈民章博士直接回应,药明康德的规模扩建都是“一边建设一边使用”,始终维持着很高的利用率。
订单数的“暴增”也印证了其描述,三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药明康德在手订单438.2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TIDES的在手订单更是同比增长196%,TIDES D&M(新药开发与生产)服务的客户数同比增长20%,服务分子数量同比提升22%。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D&M环节的更前期,即代表新药研发早期研究阶段的R端,药明康德一年之内为客户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5万个新化合物,同比也增长了7%。考虑到全球医药早期创新乏力,这一增速不可谓不令人瞩目。
药明康德一直在强调自身采用的是独特的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R端的存在能帮助位于后期的D&M业务提前感知创新趋势,让D&M提前布局能力规模。
我们可以大胆揣测,创新药的下一个“爆款”领域很有可能已经存在于其R端分子中,在多肽、寡核苷酸之后,即使再有新的创新浪潮来袭,药明康德依旧不会缺席。
药明康德能够获得亮眼的数据,不仅是因为药明康德对于新分子的研究,还是企业坚定自己的信仰,坚持兑现对客户、对行业、对患者承诺的结果。药明康德也会始终坚持“做对的事,把事做好”的核心价值观,持续建能力、扩规模,推动更多突破性疗法早日问世,造福全球病患,努力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伟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