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分红一边募资,海天味业拟港股上市转战海外

查股网  2025-02-26 15:27  海天味业(603288)个股分析

国内市占率提升乏力。

近日,海天味业(603288.SH)公告称,发行H股备案申请材料获中国证监会接收,港股IPO更进一步。事实上,海天味业并不缺钱,连续三年累计分红超百亿元,并手握数十亿元理财产品。但海天味业仍选择IPO募资补充扩张弹药,这一选择背后,是其在国内市场增长乏力、急需突破天花板的处境。

国内增长天花板隐现

海天味业为内地调味品龙头企业,主营品类包括酱油、蚝油、酱、醋、料酒等。2014年,海天味业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截至2月26日上午10时,市值约2246亿元,市盈率约36.74倍,高于贵州茅台22.13倍的市盈率。

该公司港股招股书显示,上市募资用途包括产品及技术研发、产能扩张、拓展全球市场、增强销售网络并提升渗透能力等

根据海天味业2022年初投资者问答中披露的数据,海天酱油市占率约为13%-17%。方正证券曾指出,对标日本龙头酱油品牌龟甲万,市占率达到38%,前三的品牌市占率达54%,前五的品牌市占率达66%,远高于国内市场,我国酱油品牌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也是支撑海天味业高估值的因素之一。

不过近年来,海天味业业绩波动,市占率提升乏力。

2023年,海天味业营收出现十年来首次下滑,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负增长,其主营品类酱油销量连续两年下滑,较2021年减少36.2万吨。结合招股书来看,海天味业业绩波动的因素包括,疫情冲击该公司较为倚重的餐饮渠道,导致调味品库存动销放缓等。

2024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业绩边际改善,营收同比增长9.38%、净利润增长11.23%,但酱油产品仍处于“以价换量”的状态,每吨售价从2022年的5539元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5396元,或影响毛利率。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海天酱油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为12.6%。较海天味业此前披露的市占率区间无明显提升。事实上,我国酱油增速放缓,而海天味业未能明显抓住新渠道、新品类增长的红利,市占率提升有限。

中国调味品协会2024年披露的数据显示,近5年内,调味品整体增速为7.9%,而酱油的增速仅有7.3%,低于整体增速。

行业内,千禾味业(603027.SH)凭借“零添加”产品快速崛起,2021年至2023年酱油销量增长18.40万吨至44.75万吨。

千禾味业在电商渠道的布局更为积极,2023年其线上销售收入占比达到19.68%。反观海天味业,2023年线上收入占比仅有3.62%,2024年三季度提升至4.97%。

在海天味业倚重的线下渠道,千禾味业也在快速成长。据马上赢情报站,2024年的酱油市场,在线下零售渠道中,海天味业占据超三分之一的份额,但市场份额同比下降。第二名千禾味业的市场份额则有所上涨。

在海天味业2024年三季度业绩会上,有投资者提问,贵公司未来的增量市场在哪里?海天味业董事长程雪称,在餐饮端会更加注重品质和性价比的竞争力;在消费端要更加重视功能多样、营养健康、体验升级等综合需求,敏锐把握新趋势带来的新增长点,抓住市场新机遇。

海外寻找增量

海天味业亦在海外寻找增量。

2024年8月,海天味业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近年来,公司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持续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公司产品在海外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销售”。

海天味业财报曾披露,公司下级子公司海天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海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除此之外,海天味业还通过下级子公司在越南和印尼设立子公司,加速当地市场开拓。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最新可查询的2022年调味品百强企业报告,11家企业的出口额/销售收入占比已超过10%,其中7家已超过了20%,包括梅花生物(600873.SH)安琪酵母(600298.SH)、李锦记等,4家企业的出口额接近或超过2亿美元;而海天味业的出口量不足2500万美元,占比仅为1%。

政策层面,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4月19日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一项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2024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对预计市值至少达到100亿港元的符合条件的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供快速审批流程。海天味业是抓住政策窗口期的企业之一。

海天味业港股招股书显示,上市募资用途包括建立全球品牌形象、拓展销售渠道以及提升海外供应链能力,以提升全球影响力。

在打造海外品牌形象方面,海天味业拟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动态,根据当地口味偏好定制策略,在主要市场开展媒体活动和店内促销,并选择性地收购本地品牌,丰富产品组合。

此外,海天味业拟于海外设立本土化销售办事处;拓展海外经销渠道,以提高市场渗透率和客户参与度;设立本土化供应链,以提高营运效率及对当地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