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零添加"了!千禾味业一己之力,搞坏了"零添加"

查股网  2025-03-28 08:07  海天味业(603288)个股分析

  来源:挖掘机007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明确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而不久之前“千禾0”因酱油检出重金属镉引发争议,曾经被视为“差异化定位”的“0字商标”如今成为众矢之的,“千禾0”或将就此成为历史。

  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千禾味业深陷舆论漩涡,其主打的 “零添加” 产品被指检出重金属镉,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与担忧。这一事件不仅冲击了千禾味业的市场形象,更对整个调味品行业的 “零添加” 概念产生深远影响。

  事件缘起:“零添加” 酱油检出重金属

  事件的导火索是媒体送检的一款千禾御藏本酿 380 天酱油,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中含有 0.011mg/kg 的镉。镉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可能具有致癌和致突变风险,其在食品中的存在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千禾味业迅速做出回应,称产品配料仅为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和食用盐,未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剂,酱油中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公司进一步指出,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酱油中的镉没有明确限量要求,而千禾产品中的镉含量远低于相近类别食品的安全标准。尽管如此,这一事件仍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消费者对 “零添加” 产品的信任度受到严重冲击。

  “零添加” 概念:千禾味业的崛起与挑战

  千禾味业凭借 “零添加” 概念在市场中异军突起。2016 年上市之初,千禾营收仅 7.71 亿元,远不及行业巨头海天味业。但自 2022 年起,千禾味业通过主打 “零添加” 产品,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当年,海天味业因食品添加剂问题陷入舆论风波,千禾味业借此机会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股价一路飙升,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然而,随着 “零添加” 概念的普及,市场上同类产品层出不穷,竞争日益激烈。如今,李锦记、金龙鱼等品牌均推出了 “零添加” 酱油,这一概念逐渐从千禾的差异化卖点变为行业标配。此次重金属事件更是让千禾味业的 “零添加” 招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对 “千禾 0” 商标与 “零添加” 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质疑,企业的市场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市场反应:股价受挫,信任危机浮现

  事件曝光后,千禾味业股价连续下跌,市值在短短五个交易日内蒸发超过 13 亿元。尽管公司随后发布了一系列声明,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确认产品符合酿造酱油国家标准,但市场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消费者对千禾产品的信任度大幅下降,部分消费者表示将重新考虑购买决策。

  在竞争激烈的调味品市场中,消费者信任是企业立足的根本。千禾味业多年来凭借 “零添加” 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但此次事件让企业陷入信任危机。如何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将是千禾味业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

  千禾味业的 “零添加” 事件不仅对企业自身造成冲击,也引发了整个调味品行业对 “零添加” 概念的反思。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零添加” 成为调味品市场的热门卖点。然而,这一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导致部分企业借此进行过度营销。此次事件提醒消费者,在选择 “零添加” 产品时应保持理性,同时也促使行业加强自律,建立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千禾味业 “零添加” 事件敲响了行业警钟,提醒企业在追求市场增长的同时,必须坚守产品质量和安全底线。未来,随着行业标准的完善和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的提升,调味品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