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肴板块业务增长,安井食品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http://ddx.gubit.cn  2023-08-01 17:23  安井食品(603345)公司分析

转自:贝壳财经

8月1日,安井食品2023年半年度报告出炉。2023年上半年,安井食品实现营业收入约68.94亿元,同比增长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35亿元,同比增长62.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6.95亿元,同比增长82.65%。

截至2023年6月底,安井食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为121.34亿元,比2022年年底增长3.89%;总资产约为162.29亿元,比2022年年底增长0.22%。

渠道扫盲成效初显,安井食品上半年业绩稳增

安井食品主要从事速冻火锅料制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和速冻面米制品、速冻菜肴制品等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了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并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的原因,安井食品解释称:“公司传统速冻火锅料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不断提升;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8月30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厦门安井冻品先生供应链有限公司及安井小厨增量带动预制菜肴板块业务增长;公司规模效应显现,以及受公司控制促销人员、广告等费用投入,股份支付分摊费用减少,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等因素影响,费用比下降带动利润提升。”

今年上半年,安井食品的产品销售情况今年上半年,安井食品的产品销售情况

具体来看,速冻菜肴制品为安井食品的主力产品,在今年上半年贡献超过20亿的收入,农副产品的增速最快,同比增长98.14%,而休闲食品则是唯一增速下滑的产品。此前,安井食品曾对外解释,今年一季度,农副产品同比增长,主要系新柳伍并表所致;休闲食品同比下滑,主要系方便面等常温休闲食品业务销售下滑所致。

信达证券分析师表示:“2023年,安井食品以团餐作为渠道扫盲的发力点,通过产品端量身定制和渠道终端逐步渗透,不断加深在这一细分渠道的持续开发。随着公司在面米制品和预制菜等业务的拓展,公司具备了更多适配团餐渠道的产品。同时,公司顺势而为设立串烤项目部,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原有强势烧烤渠道上的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

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安井食品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随着下半年新品的投放(锁鲜装4.0、丸之尊2.0、麦穗肠等)与新渠道的开拓,公司业绩有望维持强劲增长。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同时打造预制菜第二成长曲线,看好公司中长期量价齐升逻辑。”

安井食品积极打造预制菜业务,或将进一步扩大生产销售规模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

安井食品早已开始布局预制菜。2020年,安井食品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安井冻品先生供应链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开展火锅周边产品如水发系列(毛肚、黄喉等)、黑鱼片等预制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

种种迹象表明,安井食品对预制菜寄予厚望,其曾对外表示:“随着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和消费者对便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对于预制菜肴的接受度不断提升,产品形态也更加多样化。”

2022年7月,安井食品对外介绍:“公司预制菜产能主要包括在现有生产基地的车间调整、新建及新生产基地的产能逐渐投放。现有生产基地如四川安井、河南安井、湖北安井、无锡安井、泰州安井等在生产车间改造后具备相应品类的预制菜生产能力。未来即将投产的新基地如山东安井、洪湖安井,也都已提前布局预制菜生产车间。产能配置会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原材优势和加工经验等因素。”

2023年5月,安井食品不仅解释了去年预制菜业务毛利率下滑的原因,而且透露了今年对于预制菜产品的规划。安井食品表示:“根据公司披露的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菜肴制品2022年毛利率为11.42%,同比下降2.79个百分点,主要系报告期内小龙虾产品原料价格上涨且外部环境影响下餐饮消费疲软,导致新进并表的小龙虾产品毛利较低。2023年,公司将继续打造预制菜肴爆品,不断扩大规模效应,进一步开拓适销对路的BC渠道;同时公司将持续调整、提升产品结构,以求通过高毛利产品优化毛利水平;此外,2023年上半年,小龙虾收购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公司小龙虾相关业务的毛利水平有望提高。”

今年6月,安井食品进一步透露:“安井冻品先生现在的商业模式是独立品牌、子公司运作,通过整合供应链的方式切入预制菜肴行业。近三年安井冻品先生的表现良好,符合公司预期。随着其销售规模的扩大,在大单品具备一定体量前提以及自产具备成本优势的条件下,公司会考虑整合相关资源自产或以其他方式进一步扩大生产销售规模,具体情况将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