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永臻股份:AI液冷+机器人+储能三大风口“遗珠”
今年无疑是一个科技产业的大牛市,时至今日,虽然龙头和白马股的估值已经不低,但也是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之内高低切换,并未外溢到传统的“老登”板块。那么对于投资来说,继续沿着科技主线,挖掘暂未被市场关注到的“遗珠”,是放大收益弹性的最佳做法。
最近复盘,注意到不少卖方分析师提到了永臻股份。该公司除了光伏边框业务稳健增长之外,还切入了人形机器人、AI算力液冷、储能等数个万亿级别的新兴赛道,且已有不小的进展。
复盘来看,永臻的股价在底部横盘一年多,市值仅57亿元,完全没有体现出近一年基本面改善带来的业绩增量和成长空间。与此同时,近期成交量持续放大,股东人数也连续减少,很可能是四季度的一匹黑马,值得多研究一下。
01
受益于反内卷+全球布局的光伏边框龙头
永臻是光伏铝边框的绝对龙头,全球市占率超18%(六大基地满产后对应市占率20%+)。
光伏边框主要用于固定、密封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组件成本占比最高的材料之一(按2025年8月的价格测算,占比14%)。而且边框业务具有“卖铲子”的特性,电池/组件技术更新迭代,但都离不开“封装及保护”,需求具有高确定性。其中,铝边框在长期稳定性及回收价值等方面有优势,应用率达95%以上,远高于其他材料。
永臻的国内客户包括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等九大主流组件厂商,海外获得REC、Renew、Waaree等五家国际头部厂商认可。近年随着光伏大爆发,公司产品出货同样高增长,2024年实现收入81.83亿元,同比增长51.8%;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61.24%。
目前,公司拥有辽宁营口、江苏常州、安徽滁州、安徽芜湖、越南五大生产基地,此外包头基地已经奠基。从国内外业务情况看,均有很大的改善。
国内方面,近一年,产能过剩的光伏行业迎来了寒冬,受此影响,永臻的加工费同比下降,盈利端承压。6月底以来,光伏成了“反内卷”的核心领域,行业困境反转,公司也将受益于议价能力提升和毛利率修复。隆基绿能、阳光电源等龙头的股价已率先反弹,产业链公司股价修复也为期不远了。
今年4月,包头基地年产100GW边框及60万吨熔铸项目启动建设,可更好辐射北方市场。此处靠近电解铝主产区,且拥有全国最便宜的电价之一,成本优势明显,投产后市占率将显著提升,卖方预计贡献1亿利润增量。
海外方面,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IEA预测2025年新增570-630GW),新增需求有一半来自中国以外的市场,而海外边框产能较少,由于贸易壁垒影响,海外产能非常稀缺,加工费相较国内有显著溢价。
2023年,永臻在越南投建年产18 万吨光伏铝边框生产基地,聚焦欧美、印度等高潜力市场,目前已实现满产,订单排到了明年,且加工费与利润率更高,已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永臻越南上半年实现收入8.23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并提升了毛利率:Q2 公司销售毛利率4.51%,环比提升0.57个百分点。
有卖方预计,越南基地25年出货10万吨,单吨净利在2000元+;26年出货18万吨,单吨净利润3000元+,贡献4亿以上净利润,显著提升整体盈利水平,成为下半年和明年最大的业绩增量。
对于永臻的光伏边框业务来说,除了市场增量逻辑,还有市占率提升逻辑,原因是:
1)当前光伏边框行业承压,二三线企业的资金压力大,持续出清,份额将向龙头集中。
2)头部组件企业对光伏边框的需求大,对可靠性、交付能力的要求高,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永臻与头部组件企业建立了长期关系。“反内卷”推动落后产能出清,头部组件企业份额提升,公司业务将水涨船高。
公司在今年初的股权激励计划中,定下了2025-2027年出货量不低于60万吨、80万吨、100万吨的目标。这是基于其成本和全球化优势的底气,也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总之,光伏行业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永臻的国内业务继续稳健增长,海外产能带来可观的利润弹性。主业的复苏和份额提升,是公司估值修复的第一推动力。
02
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新玩家
在特斯拉及国内的智元、宇树引领下,人形机器人赛道火出了天际。少为人知的是,依托铝合金技术优势,永臻在该领域也有很大进展。
十一前夕,这一利好明牌了。
据9月30日调研纪要,公司已与智元机器人达成合作并形成批量交付,对其主力机型已实现多个核心部件的供应。未来,公司将与合作方联合研发探索铝合金、镁合金等材料的应用,增加相关部件的供应量,实现机器人业务的持续增长。
人形机器人对硬件的要求非常高,强调轻量化和高性能,这离不开高端的合金材料,永臻深耕多年早有积累,切入该赛道也是水到渠成。
目前人形机器人还未到量产阶段,短期利润贡献相对较小,但批量出货已经近在咫尺了。智元机器人在8月的合作伙伴大会上透露,今年出货量预计可达数千台,明年预计会有数万台的出货。未来几年,希望每年出货量可达到数十万台。
考虑到智元巨大的成长性,永臻作为产业链核心公司,预计后续业绩弹性很大。
目前与智元有合作关系的,包括上纬新材、卧龙电驱和宁波华翔等上市公司。自相关信息公开以来,上纬新材的股价涨幅约16倍,卧龙电驱涨幅1.5倍,宁波华翔涨幅1.6倍。相形之下,永臻的股价仍在底部横盘,有望随着消息的明朗而快速补涨,这就有了巨大的弹性空间。
03
液冷赛道引爆第二增长曲线
除了光伏边框业务底部反转,永臻还开了一个新局:收购捷诺威,切入液冷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7月,永臻完成了对捷诺威的收购,获取先进的“扁挤压”技术,正式切入液冷赛道。
捷诺威自主研发的“扁挤压”技术,是非常牛的:攻克了宽幅薄壁铝型材挤压的全部关键难点,是国内唯一掌握这项技术的,可应用于汽车轻量化、储能、AI数据中心液冷、5G等领域,并跟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都有合作,一群顶流企业为其做了背书。
当前,新能源车、储能、AI数据中心等领域爆发式增长,正是液冷市场的黄金发展期。捷诺威的目标是26年底形成10万吨产能, 26年实现3-4万吨出货量,将助力永臻快速切入液冷等高潜力成长赛道。
据悉,捷诺威已与国内的数据中心头部企业对接中,预计很快会形成数据中心液冷订单,将形成实打实的业绩。目前,液冷概念的公司不少,但大多数的出货量很小。相形之下,永臻的确定性是很高的。卖方预计,捷诺威27年满产后,对应收入30-40亿元,净利润6亿元。
与此同时,永臻的客户如阿特斯、天合、晶科等,都在“光伏+储能+数据中心”一体化发展,捷诺威的产品可无缝嵌入他们的储能业务需求。藉此,永臻也成为全球少数具备“材料-部件-系统”全链条交付能力的厂商之一,价值量一下子就提升了。
由此可见,此次收购不仅是技术整合,更是战略协同。捷诺威带来了高价值领域的核心技术,永臻则可利用资本、产能和客户优势,迅速形成规模化产能,从光伏的单一领域,跨入汽车轻量化、储能液冷、AI数据中心液冷、5G通讯等多个万亿级的新赛道,打造出一条比光伏边框业务毛利率高得多的第二增长曲线。
复盘AI数据中心液冷概念股,飞龙股份、银轮股份的股价已经翻倍,英维克涨了1.5倍,这么看,永臻的预期差太大了,要是早点被挖掘出来,估计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不过迟到的“正义”仍是“正义”,安全边际还更足,可以潜伏等待补涨。
04
储能电站贡献稳定现金流
随着宁德时代的市值炒过贵州茅台,储能作为最强风口之一,已经坐实了。与此同时,永臻也踏准了节奏,储能电站业务开花了。
6月19日,公司宣布拟在包头建设1.8GWh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可获得补贴0.35元/千瓦时(补偿期为10年),预计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带来2-3亿元现金流及约1亿元净利润(享受0.35元/度的电网补贴),成为未来重要盈利及现金流来源。
值得一提的事,包头储能电站作为“链主”,除了成为现金奶牛之外,还能会新业务导流。据悉,参与电站招标的多家企业,已导入了捷诺威的液冷板。
05
进入主流机构视野
之前,市场以为永臻只是一家强周期性的传统制造企业,导致股价承压,也带来了最大的投资预期差。如今,周期见底+新兴成长,上半年业绩见底,下半年迎业绩拐点,明年业绩爆发式增长,带来了戴维斯双击的可能。
根据国金预测,公司2025-2027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3.70亿和5.74亿。2026年的净利润增速将高达200%,意味着26年对应市盈率将迅速下降到15倍,2027年仅为9.7倍。这对于一家成功切入新兴赛道的公司来说,显然是严重低估。对此,国金给予了“推荐”评级,目标价29.23元。
据我了解,有卖方给出了更乐观的预期:光伏边框越南基地满产后,对应利润4亿元;捷诺威2027年满产,对应净利润6亿元。再加上国内基地贡献1亿元、储能电站贡献1亿元。远期看利润将达10-12亿元。假设根据行业平均,给予20倍估值,对应市值将是200-240亿,对应2.6-3.3倍的上涨空间。
值得注意的事,公司的股东人数持续下降,已从去年底的2.51万人降至9月19日的1.77万人。半年报新进的第一大流通股东深圳睿和恒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合伙),背后更是有着高瓴资本的身影。
进入9月,机构频繁对公司调研,30日更是有52家券商、公募及险资进行调研,意味着公司的业务蝶变已进入了主流机构视野。
总之,永臻已经拥有AI液冷、人形机器人、储能三大最强风口业务,同时下半年主业订单旺盛,利润率确定性回升。向下,有稳固的主业增长托底;向上,有三条万亿级新兴赛道贡献高弹性,无疑是一个攻守兼备的稀缺标的。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