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为科技去年营收、净利双增,股价不涨反跌,靠信创能拉回市值吗?
4月26日晚间,恒为科技(603496.SH)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7.71亿元,同比增加13.61%;实现归母净利润7622.20万元,同比增加42.63%;实现扣非净利润5528.84万元,同比增长446.43%;基本每股收益0.3835元,同比增加49.57%。
对于业绩增长情况,恒为科技曾在2022年业绩快报中表示,主要原因是本年度网络可视化领域的运营商、政府及行企市场项目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推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增长;此外,受疫情封控及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影响,公司短时放弃部分低毛利率业务,同时得益于高端制造能力的积极打造和供应链优化,网络可视化和智能系统平台业务毛利率均有显著上升。
不过,业绩的增长未能给恒为科技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带来直接利好,截至4月27日收盘,该股报收17.06元/股,下跌5.64%。
公开资料显示,恒为科技成立于2003年,于2017年登陆上交所。
恒为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网络可视化业务和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其中网络可视化是一类面向网络应用领域的细分智能系统,而智能系统平台指的是为智能系统应用提供硬件及软件平台解决方案的行业,目前以信创领域为主。
具体到2022年年报,分产品来看,恒为科技的网络可视化业务实现营收4.13亿元,同比增长29.45%,占该公司总营收的53.63%;该公司称,这主要系2022年度运营商5G网络可视化项目逐步落地实施,同时政府项目开始呈现恢复的趋势,金融等行企市场保持明显的增速所致。
而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在2022年实现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2.74%,营收占比为44.88%,恒为科技在财报中表示,受疫情封控及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影响,公司短时放弃部分低毛利率业务,但受益于信创领域(国产信息化)的开拓,以及巡检机器人等行业智能方案的推广,总体营收实现小幅增长。
具体到毛利率来看,恒为科技的两大主要业务毛利率均在去年实现增长,其中,网络可视化业务毛利率增加6.14个百分点,至56.03%,智能系统平台业务毛利率增加6.33个百分点,至27.95%。
分地区来看,恒为科技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2022年,该公司在国内的业务实现营收7.49亿元,同比增长11.88%,占营收比重为97.19%;海外业务实现营收2042.71万元,同比增长179.75%,占营收比重为2.65%。
值得注意的是,恒为科技在财报中多次提及此前较为受市场关注的“信创领域”,其分析称,随着国家对国产信息化和信创产业的推动,相关市场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公司智能系统平台的市场空间及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有望成为公司另一个持续的盈利增长支柱。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2023年的前三个月,信创指数曾出现一波较为强劲的走势,在2023年1月3日至4月4日期间持续震荡上行,指数一路从此前低位1040.38涨至阶段性高位1525.97,三个月累积涨幅达45.08%,相关信创概念股在此期间也掀起一波波涨停潮。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信创板块此前的火爆行情或受到政策面的推动。
对此,卖方机构曾发布观点指出,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无疑成为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重心,信创产业已建立起从上游芯片到下游应用的替代产业链条,信创“2+8+N”稳步推进,国产替代需求旺盛。
在恒为科技副总经理兼董秘王翔看来,“信创的本质是发展国产信息产业,即国家战略里对一些核心技术点要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从而摆脱国外依赖,实现国产替代化。信创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半导体芯片到硬件设备等基础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各种各样的应用型软件,以及信息安全产品都属于信息技术领域,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
而对于恒为科技在2022年财报中提到的信创为该公司带来的市场空间及盈利增长机遇,以及其在信创产业链参与的角色,王翔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给出解释:“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产芯片开始进入应用领域,但它的产业链还没那么完整,不像国外拥有从芯片的分销渠道,到技术支持等比较成熟的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终端用户去设计整个产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芯片不稳定、操作系统软件适配性不佳等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
“而国产芯片公司没有资源去支持非常多的下游公司,有时也缺乏对下游应用的具体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这样的一个公司去做衔接,跟芯片厂商一起合作解决那些技术问题,从而完成产业链的完整衔接。因此,恒为科技可以理解为介于上游芯片厂商与下游设备厂商之间的一个环节,属于产业链的中间层。我们的作用是利用自身对芯片的理解和软硬件技术的优势,帮助下游客户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其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 王翔表示。
二级市场方面,在经历了2022年4月8.98元/股的阶段性低位后,恒为科技股价震荡上行,最高涨至2023年4月13日22.18元/股的阶段性高位,此后出现一波下调;截至2023年4月27日收盘,该股最新市值为39.02亿元,较今年4月上旬的阶段性高点缩水约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