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第一却市值落后,珀莱雅冲刺港股能否破解增长困局?

在国货美妆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入“精耕细作”的转型期,珀莱雅的每一步动作都牵动着市场神经。这家2003年诞生的本土企业,曾借国潮东风站上行业巅峰,2017年A股上市后更开启了高速增长模式。如今,在主品牌增速放缓、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下,珀莱雅选择冲刺港股,试图以“A+H”双资本平台搭建破局通道,这场“二次闯关”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增长突围,更折射出国货美妆龙头在存量时代的生存焦虑与转型决心。
从业绩数据来看,珀莱雅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考验。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70.98亿元,同比仅微增1.89%,净利润增速也同步放缓至2.65%,相较于此前数年的两位数增长,增速大幅收窄。更引人警惕的是第三季度的单季表现:营收同比下滑11.63%,净利润降幅扩大至23.64%,创下近五年单季最差纪录。业绩分化的背后,核心矛盾集中在主品牌“珀莱雅”的增长乏力上。作为贡献公司超七成营收的“压舱石”,该品牌上半年营收39.79亿元,同比微降0.08%,这是其近五年来首次陷入负增长区间,直接拖累了整体业绩表现。
面对主品牌的增长瓶颈,珀莱雅并非毫无准备,多品牌矩阵的布局早已悄然展开。彩妆品牌彩棠是其中的亮眼代表,其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8.99%提升至2024年的11.07%,成功跻身“十亿俱乐部”,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曲线;洗护品牌Off&Relax更展现出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2.79亿元,同比翻倍增长,增速达102.52%;聚焦年轻消费群体的护肤品牌悦芙媞也实现稳步增长,同期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3.31%。然而,现实的挑战在于,这些新锐品牌虽增速亮眼,但体量仍相对有限,短期内难以完全抵消主品牌增速放缓带来的业绩压力,“守擂难”的行业共性问题在珀莱雅身上愈发凸显。
业绩承压之下,赴港上市成为珀莱雅破局的重要抓手。根据招股书计划,此次H股发行股数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并可能授予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研发与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智能制造及供应链能力提升三大方向。这一布局的核心指向,正是珀莱雅长期以来的“短板”——研发投入不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高达35.25亿元,费用率攀升至49.66%,而同期研发费用仅1.42亿元,占营收比重不足2%,销售费用规模是研发费用的25倍。对比行业竞争对手,华熙生物2024年研发费用率达8.68%,贝泰妮为5.87%,国际巨头欧莱雅中国的研发投入占比也稳定在3%以上,珀莱雅在研发端的差距显而易见。
长期依赖“营销驱动”的增长模式,已难以适应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的新需求。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线上渠道的流量成本持续攀升,高度依赖线上销售的珀莱雅对平台规则变动和成本波动极为敏感。意识到这一问题后,珀莱雅近两年开始加速补全研发“短板”:2023年底,上海研发中心与杭州龙坞研发中心先后落地;2025年7月,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达成合作,聚焦“线粒体抗衰”这一前沿领域;同年9月,其自主研发的线粒体抗衰技术斩获“IFSCC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在技术突破上实现零的突破。管理层的迭代也为研发转型注入新动力,2024年9月,“创二代”侯亚孟接替舅舅方玉友出任总经理,标志着企业决策层开始向更注重长期创新的方向转变。
此次赴港上市,对珀莱雅而言更是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截至2025年11月3日,珀莱雅A股市值为288.9亿元,而同期毛戈平市值达385.3亿元,上美股份市值309.8亿元——在营收规模领先的情况下,市值却落后于竞争对手,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增长潜力的担忧。港股市场的国际化属性,不仅能为珀莱雅带来更充足的资金支持,更能推动其在品牌国际化、供应链全球化、研发资源整合等方面实现突破,为长期增长打开新空间。
从行业视角来看,珀莱雅的“二次闯关”具有典型意义。当前,国货美妆行业正面临多重挑战:消费者需求愈发细分,对产品功效和成分的要求不断提高;国际品牌加速下沉,本土化策略日益精准;流量成本高企,企业利润空间持续承压。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依靠营销和渠道红利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向“产品驱动”“研发驱动”转型成为行业共识。珀莱雅此次赴港上市募资加码研发,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主动求变,其转型成效将为行业其他企业提供重要参考。
不过,破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港股市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研发投入、国际化布局要求更高,珀莱雅需要用更扎实的业绩和更清晰的战略说服国际投资者;另一方面,研发转型是长期工程,技术积累、成果转化、市场验证都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何在转型期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发展,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此外,多品牌矩阵的运营也面临挑战,如何在保持各品牌差异化定位的同时,实现资源协同,避免内部竞争,仍是珀莱雅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从2003年的默默无闻到2017年的A股上市,再到如今冲刺港股,珀莱雅的发展历程是国货美妆企业成长的缩影。在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其选择以资本为纽带,以研发为突破口,试图搭建“双资本平台+多品牌矩阵+全球化布局”的增长新框架。这场“二次闯关”的结果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珀莱雅的每一步尝试,都在为中国美妆产业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唯有突破路径依赖,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在存量竞争时代守住“擂主”地位,真正从“国货龙头”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