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纯科技蒋渊:以体系破局技术短板,构建集成电路“沙土林”生态体系

查股网  2025-07-30 11:08  至纯科技(603690)个股分析

近日,“科创引领·资本赋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讲坛(第九期)”在国泰海通证券陆家嘴旗舰店成功举办。至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渊出席并以“硬科技驱动下的企业价值提升”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她围绕关键装备国产化实践、技术攻关路径与上下游协同模式,进行了系统讲述。面对全球供应链变局,她表示,唯有通过体系建设、持续投入与生态协作,才能真正补齐产业链短板。她提到,下游和上游构成反馈环带来持续迭代的推动力是产业极强的发展力。

至纯科技深耕集成电路前道工艺装备领域,80%营收集中于半导体板块,其核心能力圈聚焦“微纳污染控制技术”,产品覆盖晶圆制造千余道工序,实现多项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替代。蒋渊讲道,“至纯科技自主研发的高温硫酸机台、高温磷酸机台这两项标志性突破,印证了国产设备的攻坚能力。”

蒋渊谈到,自2020年起,公司全面启动元器件和模块的国产替代攻坚,至纯科技设立十余个专项小组,聚焦36个关键品类,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到验证测试、批量交付的闭环机制。目前以至纯S300D机台为例,一台设备涉及的元器件层高达7万个,目前该整机设备的部件国产替代率从数量维度已达到69%,从品类维度已经达到59%,具备稳定交付能力。剩余的未上线部件集中于高精度的分析部件、传感部件等;对于极高精度的分析仪器,公司仍在持续验证中,并不盲目推进,力求每一项替代都经得起长期应用的检验。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至纯科技通过纵向深度绑定与横向生态拓展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公司主要用户为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头部客户,近年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开始和部分用户签订5-15年长期订单,2023年营收跃升至55亿元(较2017年增长超18倍),更以战略投资半导体前驱体企业威顿晶磷并拟并购该标的,形成“工艺-装备-材料”三位一体能力。同时瞄准晶圆再生、部件清洗等数十亿级后市场,打造覆盖泛半导体产业链的COC(成本优化)与COO(运营优化)价值优化体系。

蒋渊创新性提出产业“沙土林”演进模型,坦陈在行业近三十年,90年代末期中国半导体产业可以用沙漠来形容,仅908、909、M18等项目;过去20余年产业虽然是买来的工艺设备,但培育了大量人才,将沙漠转化成了土壤;而近年产业砥砺在设备、材料和工艺开发的自主可控进程中,则是人造林向生态林演变的历程。以至纯为例,公司打破12英寸晶圆厂特气系统外资垄断,2016-2024年间国内41个新项目中标份额达48.8%;在“土-林”阶段,带动50余家传统机械、材料企业转型半导体供应链,实现80%设备供应链自主可控;最终迈向“森林生态”阶段,与客户联合开发新工艺。“设备不是造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下游反馈是最宝贵的迭代动力。”她强调,集成电路装备国产替代的路径漫长而复杂。从最初实现“能用”,到后续追求“好用”,不仅需要产品落地和应用验证,还需要持续优化的研发体系和长期用户反馈支撑。以一台设备为例,内部涉及约7万个零部件,要做到全面国产化替代,需要从设计源头到验证体系的整体重构,而不仅仅是简单更换供应商。

面对行业“从水大鱼大到水落石出”的分化趋势,蒋渊指出至纯科技将持续投入研发(近五年超15亿元),在启东、合肥、海宁等多个基地强化产能布局,并通过“RANKING”体系构建风险控制、技术领先、市场网络等八大核心竞争力。她以“真北原则”总结企业战略定力:常态关注变化,非常态关注不变。未来,至纯将始终秉持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与长期主义,助力产业从“被动配套”转向“战略支撑”。

“科创引领·资本赋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讲坛(第九期)”是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指导,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新华投控、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上市公司协会、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联合国泰海通证券、宁波银行等单位共同主办。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陆家嘴金融网责编:顾舒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