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股东大会 | 纽威股份2023年营收利润双增 内销毛利率下降但外销毛利率增长
每经记者 程雅每经编辑 魏官红
5月15日下午,纽威股份(SH603699,股价20.57元,市值156.4亿元)召开了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
数据显示,2023年,纽威股份共实现营业收入55.44亿元,同比增长36.59%,实现归母净利润7.22亿元,同比增长54.8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2023年营收利润双增,但海内外的销售情况呈现出不同变化。
内外销毛利率呈反向变动
据公告,纽威阀门主营业务的范围为工业阀门及阀门毛坯的制造销售。纽威股份表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系销售增长所致。
具体来看,公司阀门、零件、铸件、锻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1.24亿元、2.17亿元、152.37万元、1.3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1.46%、58.27%、57.78%、-3.69%,这些产品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涨。
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大头,共实现营业收入30.28亿元,内销收入则为24.46亿元。
二者毛利率相差不大,分别为32.02%、31.28%。但值得注意的是,外销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9个百分点,内销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了5.02个百分点的结果。
在股东大会现场,公司董秘凌蕾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内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为了取得一些订单,争取更多的机会,对价格进行了调整,外销毛利率增长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较好,包括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公司外销订单增长,外商提供的价格也较高。
此外,记者注意到,截至2023年末,公司应收票据为1.06亿元,同比下降35.79%,应收账款为21.27亿元,同比增长17.97%;预付款项为6452.65万元、应付票据为8.69亿元,分别同比上涨54.85%、55.49%。
凌蕾菁介绍,由于公司内外销的比例不同,且外销没有商业承兑汇票的概念,一般以现金方式进行支付,国内也有部分订单不用承兑汇票而选择现金支付,因此应收票据有所下降,公司拿到汇票后也会选择进行贴现。预付款项、应付票据的增加则是由于公司订单量较大,公司采购商品增加所致。
此外,近日,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虎丘)生态环境局对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纽威工业材料(苏州)进行了现场检查,认为纽威工业材料(苏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已构成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违法行为。因此,作出如下处罚: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罚款人民币9万元。
凌蕾菁表示,该公司在排放当中存在一些气味,因此被监管部门处罚,公司也已经进行了整改,整改结果监管部门也较为满意,公司会以此为警示,后续将更加注重环保问题。
跨国诉讼达成庭外和解
2017年9月,纽威股份获得一笔采购订单,订单金额1.65万美元,最终用户为THE NEW ZEALAND REFINING COMPANY LIMITED(已更名为Channel Infrastructure NZ Limited,以下简称“Channel”)。
该订单产品经SUNYU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LIMITED销售给HJ ASMUSS & CO LIMITED(以下简称“HJ ASMUSS”),并由HJ ASMUSS销售给最终用户Channel。
Channel认为纽威股份交付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其在2018年6月25日发生故障无法正常生产,造成维修、停产、人工、原材料等损失,故于2021年6月24日向新西兰奥克兰高等法院提起诉讼(以下简称“案件一”)。案件一原告为Channel,被告为HJ ASMUSS和纽威股份。
Channel请求由HJ ASMUSS和纽威股份支付损失损害赔偿金873.58万美元,修理、退款损害赔偿金22.21万新西兰元及利息。
HJ ASMUSS基于相同的事实和理由于2021年6月向新西兰奥克兰高等法院提起诉讼(以下简称“案件二”)。案件二原告为HJ ASMUSS,被告为纽威股份。HJ ASMUSS请求由纽威股份承担案件一原告诉讼请求的全部损失赔偿责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并基于谨慎性原则,纽威股份已在2021年度对本次诉讼计提了违约金和坏账合计2494.19万元。
历经两年各方多轮充分协商,Channel、HJ ASMUSS和纽威股份于近日达成庭外和解。
Channel原索赔诉求总额约为888.71万美元,约合1407万新西兰元,其中847万新西兰元由Channel自行承担,由HJ ASMUSS向Channel支付125万新西兰元;由纽威股份向Channel支付435万新西兰元。
不过,由于纽威股份投保了商业综合责任险,因此,在本案件中,扣除保险赔付后,上市公司实际支付的金额为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万元。
在股东大会现场,公司副总经理冯银龙介绍,案件以庭外和解收尾,在责任上没有任何划分。“官司这么打下去的话,我估计没有结论。”冯银龙表示,客户给的工况与采购合同中不同,按照合同本身来说,公司的产品符合合同要求,但按照当地的安全生产要求来说,公司提供的产品不符合对方的工况。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