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证监局出手!宁波六家投资机构违规减持良品铺子股份遭警示

查股网  2025-03-25 18:31  良品铺子(603719)个股分析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灯塔媒介)

灯塔媒介325日讯,3月14日,湖北证监局一纸警示函,将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汉亮奇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六家投资机构的违规减持事件曝光

这六家机构因在减持良品铺子(603719)股份过程中未及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违反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被湖北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这起事件,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却最终翻车的资本游戏,让这六家投资机构颜面扫地

通报显示,这六家投资机构是: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汉意”)、宁波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宁波良品”)、宁波汉亮奇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汉亮”)、宁波汉林致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汉林”)、宁波汉宁倍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汉宁”)、宁波汉良佳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汉良”)。

时间回溯到2022年,根据良品铺子披露的半年报,宁波汉意、宁波良品、宁波汉亮、宁波汉林、宁波汉宁宁波汉良合计持有上市公司44.22%的股份,可谓是公司的重量级股东团。

2023年3月7日的一则公告打破了这局面

宁波汉亮及其一致行动人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解除了一致行动关系

从2023年5月17日至12月5日,这六家机构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了良品铺子3.42%的股份

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44.22%降至38.36%,权益变动比例达5.86%;

宁波汉亮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更是从44.22%暴跌至2.43%,权益变动比例高达41.79%。

然而,在权益变动比例达到5%这一关键节点时,他们却未按照规定及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这一疏忽成为了他们被监管盯上的导火索。

良品铺子3月14日发布了股东权益变动公告,进一步披露了这一违规减持事件的详情:

2023年3月7日,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与宁波汉亮、宁波汉林、宁波汉宁、宁波汉良解除了一致行动关系,但与宁波良品仍互为一致行动人。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间,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以及宁波汉亮、宁波汉林、宁波汉宁、宁波汉良通过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股份。

2023年5月至7月,宁波汉意通过大宗交易减持7,704,200股,占总股本1.92%;2024年6月,通过集中竞价减持584,300股,占总股本0.15%。

2023年6月至12月,宁波汉亮、宁波汉林、宁波汉宁、宁波汉良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6,015,000股,占总股本1.50%。

本次权益变动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合计持有公司股份 153,257,214 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38.22%;宁波汉亮、宁波汉林、宁波汉宁、宁波汉良合计持有公司股份 9,742,651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2.43%。

良品铺子,作为国内知名的休闲食品品牌,一直以来在市场中有着不错的口碑和业绩表现。公司专注于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坚果、肉类、果干等多个品类,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良品铺子近年来的业绩,堪称一部“下滑史”。从2021年开始,公司的营收增速逐年放缓,2023年甚至出现了营收同比下降14.76%的情况。

2024年的业绩预报显示,预计归母净利润的亏损将达2500万元至4000万元,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营收下滑、毛利率下降、非经常性损益减少,成为业绩承压的核心原因。公司尝试通过大规模降价来刺激销量,但结果却是品牌形象受损,毛利率降低,效果适得其反。

与此同时,股东的频繁减持,几乎与业绩下滑同步上演。

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公司自2023年以来已累计减持4466.04万股,占总股本的11.14%,计划再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股份

高瓴资本更是几乎清仓式减持,从2021年2月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解禁后,便开启了减持的步伐,截至2024年6月末,其已不在良品铺子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这些股东减持甚至退出,究其原因,显然很大程度上与良品铺子的业绩困境有关。

宁波汉意等六家机构的违规减持事件,便是这场“股东撤离潮”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说起来,这六家投资机构,他们在资本市场中也算是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角色。

以宁波汉意为例,其在过往的投资项目中曾有过不少成功的案例,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和行业资源。宁波汉亮等机构也都有着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和严谨的投资决策流程。

然而,此次在良品铺子的减持操作中,们却犯下了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究竟是疏忽还是故意?

但不管怎么说,这六家机构的违规行为,本质上一种典型的“短视”资本操作。

们或许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急于在股价尚可时套现离场,未顾及到信息披露的合规性也可能是对良品铺子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想要尽快抽身,因而忽略了规则的约束。

这种违规行为,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不仅违背了市场最基本的诚信原则,更是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漠视。对于上市公司,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次湖北证监局对宁波汉意等六家机构采取出具警示函的措施,虽然看似只是轻微的行政处罚,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为警示函无疑是一记沉重的耳光不仅让这六家投资机构在市场中的声誉受损,也可能影响到他们未来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和投资活动。

对于良品铺子而言,股东的频繁减持,像是一场信任危机的连锁反应,不断冲击着市场信心。

自2020年上市后,良品铺子股价一路震荡下跌,从最高87.24元/股跌至2024年9月的10元/股以下,市值蒸发近300亿元。

截至3月25日收盘,良品铺子的股价为12.76元/股,总市值50.57亿元。

这个曾经的“高端零食第一股”,如今在业绩困境中挣扎,急需找到破局之道。

3月3日晚间,良品铺子宣布重大人事调整:创始人之一杨银芬辞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由62岁的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接任董事长并代行总经理职责。

或许,创始人杨银芬的辞任,正是对公司当前困境的一种无奈回应。而新任董事长程虹的上任,能否为良品铺子带来新的转机,仍需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