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边界:天安新材与他山科技共探电子皮肤的未来
(转自:天安新材)
2025年7月2日,天安新材董事长吴启超率队走进他山科技北京总部。一场关于“材料与感知”的对话由此展开。这场交流不仅是一次技术碰撞,更是传统制造与新兴科技的深度交融。双方围绕电子皮肤的应用场景、材料研发及产品结构优化展开探讨,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共寻一条柔性路径。
作为国内传感器研发领域的创新先锋,他山科技已在电子皮肤的感知原理、抗干扰能力及多场景应用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其展示的高精度温感模块及动态交互系统,让在场人员对电子皮肤的“柔性化”与“智能化”潜力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他山科技的传感器已与汽车内饰件完美结合,这不仅验证了其传感技术与高分子材料的适配性,更预示着未来机器人柔性皮肤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双方在技术思路上高度契合。”吴启超在交流中指出。天安新材作为技术领先的汽车内饰高分子材料上市公司,将从皮肤+肌肉+骨骼等各种组合,寻求与他山科技传感器(神经元)的深度融合。天安新材从自身在汽车内饰领域的技术积累出发,围绕机器人研发提出三大方向:聚焦轻量化与快速成型,旨在减轻机器人重量、提升续航;推进传感集成化,优化传感器嵌入方式;开展模块化设计,方便机器人功能迭代与维修。
针对他山科技的材料验证需求,吴启超董事长提出,可通过先进的后加工技术,打造柔性机器人的四肢和躯体,以柔性材料替代铝镁合金外壳,当 “骨骼”“肌肉”“皮肤” 与 “神经元” 完成精准耦合,再辅以智能控制系统的 “大脑指令”,打造兼具柔软质感与灵活性能的柔性机器人。如此一来,机器人不仅拥有轻量化躯体,还能以柔和姿态重塑人机交互模式。
“天安新材的产业经验与创新能力,将加速电子皮肤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落地。”他山科技马总表示。双方的合作逻辑清晰而富有前瞻性:以天安新材的材料基因为根基,嫁接他山科技的感知神经元技术,构建从感知层到执行层的完整柔性生态。随着轻量化、高感知与情感交互技术的成熟,柔性电子器件或将重新定义机器人的形态边界——不再是冰冷的金属外壳,而是拥有“生命感”的柔软躯体。柔性革命这条路很长,而我们正在路上——用材料唤醒机器的“触感”,以感知重构未来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