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股份过往募资项目收益不佳 再次增发合理性存疑
最近,国内的新能源车领域最近可谓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威马汽车破产重整的信息冲击着整个市场,另一方面诸多企业还在不断加大在此方面的产业布局,这其中便包括主营业务为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开发、生产与销售的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青股份)。该公司发布《2022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大型压铸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为常青股份前量大客户,2022年收入占比超过40%。目前常青股份与上述两家公司合作的募集扩产项目均未达预期,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在此背景下再次募资开展新的扩产项目,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存疑。
过往募资项目收益不及预期
据《募集说明书》内容显示,本次常青股份拟募资投建的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大型压铸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62654.66 万元,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压铸件生产进行总体布局,规划总建筑面积 37756 平方米,购置生产工艺设备及配套检测设备 21 台/套,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 16 万件新能源汽车底盘压铸件和 4 万件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常青股份预测,项目达产后(第 4 年至第 10 年)每年平均新增净利1.03亿元,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5.90%,投资回收期为 6.70 年(含建设期)。
不过,上述效益预估结果为参考目前行业市场数据,以及结合近年来行业同类型产品市场单位售价数据和未来产品定价策略综合考虑确定而来,并无法排除因市场变化影响而导致的收益不及预期的结果。尤其对于常青股份来讲,募资项目收益不理想的情况早有先例。
根据企业披露的“前次募集资金投资实现效益情况对照表”,其此前曾募资投建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当时承诺效益为达产后每年新增利润总额7419.32万元,但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效益为-1722.55万元,项目累计产能利用率为53.12%。
对于该项目效益不佳的原因,企业方给出的解释是项目尚处于建设期,目前实施进展较为缓慢,主要原因为原规划为江淮汽车提供配套,鉴于江淮汽车整体产销量规模未实现预期增长,公司现有生产能力已能满足江淮汽车业务订单需求,故为控制经营风险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对项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重新进行优化调整。
无独有偶,常青股份此前募资投建的金属板材绿色清洁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效益为每年新增利润总额6750.22万元,但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效益为-4986.66万元,项目累计产能利用率仅为28.04%。企业对此给出的原因是下游商用车市场增速不及预期、钢材绿色表面清洁技术市场替代率不及预期。
那么,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变风云变幻的今天,其拟募资投建的一体化大型压铸项目是否能够按规划实施?又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呢?显然还需要市场给予验证。
高度依赖大客户
通过常青股份对前述两个项目发展状况的描述可以发现,其目前的经营状况似乎完全受制于下游客户的发展规划。而其第一大客户江淮汽车曾于10 月 19 日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自身资产结构,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部分资产,涉及乘用车公司三工厂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房屋建筑物以及土地使用权及乘用车公司新桥工厂构筑物和设备资产。另据相关媒体报道,此次江淮汽车资产转让的两家工厂是江淮与蔚来合作的蔚来 F1 工厂和蔚来 F2 工厂,其中,F1工厂产能为 30万辆/年,主要负责 ES8、ES6、EC6、ET7 以及 ES7 等车型的生产,F2 工厂主要负责 ET5 车型生产。
虽然常青股份回复江苏经济报时称一体化压铸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技术路径,市场空间巨大。但随着其第一大客户大幅转让资产,紧随而至的将是产能降低及规模缩水,对于供应端产品的需求也必然会进一步减少,这对于三季度营收本来就已经在缩水的常青股份来讲,恐怕只能是雪上加霜。
常青股份对大客户的依赖在数据层面早已有所体现。财报显示,该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整车厂商,2020年、2021年、2022年和 2023 年 1-6 月(以下简称分析期内),其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高达 60%以上,客户集中度较高。
这也意味着,在其未能改变对大客户依赖的一定时期内,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家由于经营状况、产品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其经营业绩,甚至会因此面临利润大幅下滑的风险。
虽然常青股份表示正在通过不断拓展新客户,提高现有中小客户的配套份额等措施降低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并已进入多家车企的供应商配套体系。但在汽车配套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面前,新客户拓展显然并非易事,从进入供应配套体系到真正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尚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除此之外,常青股份还存在研发投入不足和资金承压严重等问题,对此本报将在后续报道中继续关注。
江苏经济报记者 刘照和
通讯员 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