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能股份拟募18亿聚焦核心零部件 业绩稳增总资产68.36亿创新高

查股网  2025-11-07 07:45  豪能股份(603809)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在多重产业机遇下,豪能股份(603809.SH)抛出重磅融资计划。

11月5日,豪能股份公告称,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不超过18亿元,资金将重点投向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二期),剩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18亿元募资精准锚定汽车传动、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三大高增长赛道,既是公司应对下游客户需求激增、破解现有产能瓶颈的关键举措,更是其深化多元化产业布局、巩固精密制造领域核心优势的战略落子。

强劲的业绩增长为此次募资扩产提供了坚实支撑。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延续稳健发展态势,实现营收18.95亿元、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5%、9.11%。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豪能股份总资产进一步攀升至68.3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为募资项目的顺利落地筑牢了根基。

逾七成募资加码智能制造项目

根据豪能股份公告,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18亿元,资金将重点投向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二期),并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为公司在汽车传动、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三大赛道的布局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具体来看,“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二期)”由豪能股份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实施,项目投资总额为13.0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亿元,占到总募资额的72.22%,拟进一步扩充精密减速器关键零部件和关节减速器相关产品的产能规模,以抓住市场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实现自身经营规模的攀升。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豪能股份此次募资扩产并非盲目扩张,而是基于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与公司自身竞争优势的充分考量。

豪能股份表示,考虑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具身机器人相关技术和产品于2025年进入“量产元年”,公司下游客户自身放量预期较高,对公司产品的预期需求规模亦较大,公司已有产能预计将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回溯来看,公司此前已在重庆璧山区布局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一期投资10亿元,聚焦汽车同步器、行星机构总成、行星减速器等核心产品,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此次,豪能股份二期项目作为一期的延伸与升级,将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同时拓展高精密减速器零部件、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产品品类,形成“汽车核心零部件+航空航天精密件+机器人传动部件”的多元化产能布局。

此外,豪能股份拟将此次募集资金中的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以有效缓解公司经营活动扩展的资金需求压力。

总资产68.36亿创新高

公开资料显示,豪能股份成立于2006年,2017年登陆上交所主板,历经近二十年发展,公司已从单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成长为多元化精密制造企业,拥有成都、重庆、苏州、贵阳、泸州五大生产基地及一个省级技术中心。

业绩方面,豪能股份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即使在市场波动环境下仍展现出较强韧性。2020年—2024年,公司营收由11.71亿元增长至23.6亿元,期间增幅达到101.54%;归母净利润也由1.77亿元增长至3.22亿元,期间增幅为81.92%。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多重产业机遇叠加下,业绩实现稳中有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8.95亿元,同比增长12.25%;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9.1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增长8.56%。

豪能股份主营业务聚焦精密制造领域,在上市后,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加速扩张,逐步形成汽车传动与航空航天双轮驱动、人形机器人战略布局的发展格局。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豪能股份持续强化智能制造能力。10月31日,公司公告,拟对全资子公司成都昊轶强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昊轶强”)增资3000万元,用作航空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项目资本金。本次增资完成后,昊轶强注册资本将由1400万元增至4400万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豪能股份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发展战略。财报显示,2023年—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9893.53万元、1.44亿元、1.21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近三年累计达到3.64亿元。

随着业务持续扩张,公司总资产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豪能股份总资产达68.36亿元,同比增长22.53%,创下历史新高。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