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市场,立信与金融数据港共育“懂产业”的新锐创业者

查股网  2025-07-16 18:17  数据港(603881)个股分析

(来源:你好张江)

7月15日下午的张江金融数据港AI创新中心4楼热闹非凡:师生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10间独立办公室、实验室及会客厅里,隔壁会议室正进行“君榆芯安理付”路演……1328平方米的创新空间里正上演着“办公—实验—路演”的金融产业科技“微缩场景”。

当天,“立信—金融数据港一站式青年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在张江正式启动,现场4个聚焦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校企合作项目集中签约、3个功能性实验室及创业对接载体入驻,标志着校企共创的“产业场景化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进入实质运营阶段。

“这里孵化的不是项目,而是能读懂产业密码的新一代创业者。”一位参与签约的大学生创业者激动地说道。

当金融科技产业遇上高校学府的创新基因,科创中心正在书写新的可能——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让产业逻辑成为创业教育的“源代码”。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韩国飚现场表示,浦东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从场地支持、资金扶持到生态构建,为青年科创者打造了“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

瞄准真实的市场需求,创业方能成功。科创中心的运行机制打破常规,设立了“企业命题池”机制:整合金融数据港内多家头部企业力量,定期发布产业痛点,由立信师生组队“揭榜解题”。这一机制有效破解了大学生项目常面临的“技术与市场脱节”、办公场地难寻等困境。

“今天高等教育正迈入‘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侧改革’双向奔赴的新阶段,高校谋划编制深化综合改革方案,需要打破‘实验室与产业’的围墙。”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军华现场表示。

第一批签约的4个创业项目、揭牌的3个功能性实验室及平台,首批入驻金融数据港的青年科创力量,将从课堂假设走向市场实战,在真实产业场景中接受检验、淬炼成长。

“我们不再是在校园里模拟创业,在金融数据港,我们有很多机会与基金经理、投资人面对面。”入驻团队学生负责人感慨道,“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创业空间内走得更远”。

得益于地理位置的联动便捷和企业导师的参与,立信上川路校区创业园与金融数据港“双基地”贯通,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低空无人机上午在教室调算法,下午即可在张江试飞。

在这里,金融数据港还会联动相关企业提供算力支持,为师生科研科创提供便捷。金融数据港针对大学生项目的发展阶段,协助办理浦东新区入孵企业认定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新体系与模式,是创业能量不竭、探索成功的核心支撑。在启动仪式现场,金融数据港与入驻项目签订成长协议,形成独特的“三维支撑体系”

从知识链到人才链:学校将科创中心纳入大学生创业空间延伸体系,金融科技学院运用《金融科技前沿》课程邀请企业高管走进课堂讲授真实案例;

从技术链到产业链:园区建立“项目—资本—产业”对接通道,通过定期“企业出题”揭榜挂帅,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路演,促成校企合作落地;

从政策链到服务链:在金融数据港牵头下,联动各支持单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从工商注册到专利申报的全流程代办。

从实验室到市场,从课堂到产业,立信-金融数据港一站式青年科创中心的启动,不仅为高校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实践舞台,也为金融科技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校企共创、产业赋能,正成为张江科学城青年创新创业的新范式。

未来,张江集团将全力支持中心发展,携手各方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的闭环体系,让更多“实验室里的想法”变成“市场上的产品”。同时,在科创中心的服务链条内,通过导师辅导,大学生不仅可以开展创新创业,还能完成毕业实践,同时,这也是一次进行就业辅导与对接的良好契机。

在张江科学城,这种“三维支撑体系”的科创中心已逐渐成为常态。早在2017年,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如今已焕新启用,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校地双方围绕协同创新、卓越育人、全球合作三大方向,共同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2024年,上海创药孵化器在张江药谷正式开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与张江集团共建,致力于打造创新药物产业生态,加速“从0到1”的科技成果转化。入驻企业不仅可享受张江药谷提供的专业技术与空间服务,还能与运营方探索以优先投资权为纽带的孵化新模式。

在这片创新沃土上,还有张江产业工程院、工大智研上海张江开放创新中心、中科创星(上海)等高质量创新中心和平台,它们如同“热带雨林”中形态各异的物种,与“立信—金融数据港一站式青年科创中心”这样的新生力量一起,共同构成了层次丰富、功能互补的创新网络。

张江科学城的创新生态正在持续优化,三大先导产业优势与大科学装置、开放创新平台等相互赋能,知识、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在这里高效汇聚,深度融合。张江以其鲜活的实践印证:这片创新“热带雨林”的繁茂,不仅在于参天大树的支撑,也在于从幼苗到藤蔓的共生共荣,丰富的生态才使得这片雨林拥有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应对未来的韧性,持续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创新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