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大药房半年扩店百余家,净利暴跌超20%,大股东套现14亿离场

查股网  2025-09-01 09:00  老百姓(603883)个股分析

(来源:明见局)

加上2025年上半年的3.41亿元套现金额,老百姓集团累计减持套现金额已高达14.32亿元。

作者|张典

作为国内连锁药店行业的头部企业,老百姓大药房近期交出了2025年半年报。

一边是持续推进的门店扩张计划,半年净增108家门店至1.53万家;另一边却是营收、净利润近十年来首次双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20%。

十年首次营收、净利双降

报告期内,老百姓大药房实现营业收入107.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9.40亿元减少1.66亿元,同比降幅1.51%;归母净利润更是从2024年中期的5.03亿元缩水至3.98亿元,同比下降20.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样未能幸免,以3.81亿元的业绩收官,同比降幅达20.89%。

从季度数据来看,2025年一季度,老百姓营业收入54.35亿元,同比下降1.88%,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降幅21.98%;二季度虽有小幅改善,实现营业收入53.39亿元,同比下降1.14%,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18.86%,但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仍处于同比下滑区间,且净利润两位数的降幅并未得到实质性扭转。

据长江商报梳理,自2014年中期以来,老百姓从未出现过中期营收与净利润同步下降的情况,此次双降打破了公司近十年的业绩稳定态势。

对比2024年中期,公司彼时仍能实现1.19%的营收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降幅也仅为2.05%,短短一年时间业绩下降趋势明显。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滑,老百姓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新零售业务销售占比提升拉低了综合毛利率,同时研发费用化金额同比增加。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3.08%,较上年同期下降1.2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从2024年中期的41.99万元飙升至3689.49万元,同比增幅高达8686.48%。

但矛盾的是,公司同期研发投入却从6902.22万元降至6124.95万元,研发费用与研发投入的反向变动,似乎和财报中的说明不太一致。

直营门店数量缩减,加盟模式成主流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老百姓并未放缓门店扩张的步伐。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增加门店108家,截至6月末,门店总数已达到15385家,覆盖全国18个省份、150余个地级市,继续保持着国内连锁药店行业的规模优势。

不过,分析门店扩张结构不难发现其扩张策略已发生转向。报告期内,老百姓加盟门店净增加305家,期末加盟门店总数达5601家;而直营门店却净减少197家,直营门店数量降至9784家。

对于这一扩张模式的调整,老百姓在财报中表示是顺应国家推动药品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和连锁率提升的政策导向,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实现“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

但从行业现状来看,加盟模式虽然能快速扩大规模,但也面临着管理难度增加、品控风险上升、盈利能力分化等难点。尤其是在公司综合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加盟门店能否为公司带来稳定的利润贡献仍需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门店数量持续增加,但公司的营收却未能同步增长,反而出现同比下降,这也反映出公司现有门店的单店营收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

控股股东累计减持14亿,机构同步减仓

8月18日,公司披露公告称,控股股东老百姓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老百姓集团”)提前终止减持计划,但其在2025年6月20日-7月30日期间,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811.0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8%,减持价格区间为17.60元/股至21.55元/股,累计套现约3.41亿元。

事实上,这并非老百姓集团首次减持。梳理历史公告可知,早在2020年老百姓集团就开启了减持之路。

2020年5月,其减持573.36万股,套现4.26亿元;同年9月,再次减持437.34万股,套现3.21亿元;2022年9月,又减持1164.69万股,套现3.44亿元。加上2025年上半年的3.41亿元套现金额,老百姓集团累计减持套现金额已高达14.32亿元。

减持之后,老百姓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陈秀兰的持股比例也从最初的高位降至25.53%,持股比例的持续下降。市场观察认为,此类操作可能会对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容易让市场解读出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层面的相关信号。

除了控股股东减持,机构投资者也在同步减仓。2025年二季度,陆股通、中国人寿等重要机构均对老百姓进行了减仓操作,机构持股比例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公司股价的担忧。

作为国内连锁药店行业的龙头企业,老百姓的发展走向不仅关乎自身命运,也对整个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在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老百姓能否扭转业绩颓势,重拾增长动力,需要时间检验。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