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国石化牢记嘱托 勇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排头兵

查股网  2024-09-29 08:38  新华网(603888)个股分析

转自:新华网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中国石化的核心职责和光荣使命。

坚定不移向更深、更致密、更复杂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进军,在西北地区率先启动“深地工程”、落实4个亿吨级规模储量区,在大西南建成中国首个商业开发的百亿方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在渤海之滨高效建设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国内油气当量产量连续6年保持箭头向上、连创历史新高……近年来,中国石化持续提升能源供给能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石化力量。

回望来时路,我国石油石化工业伴随着共和国一同成长,创造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的奇迹,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铸就了不平凡的75年。

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中国石化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之所需,情系民之所望,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自觉肩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历史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为祖国找油,为民族“争气”

——端牢能源饭碗,大力推进油气增储上产

初秋的黄河三角洲,黄蓝交汇、五彩斑斓,犹如一幅浑然天成的绝美画卷。

60年前,中国的第一口千吨井——坨11井在黄河三角洲的济阳坳陷胜利村构造上诞生。自此,三万里河东入海处,一批批高产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60年后的今天,同样在这里,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正高效推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开辟了资源接替新阵地。

从千吨井到示范区,既是中国石化端牢能源饭碗的不懈拼搏奋斗,也是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中国石化坚定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核心职责,大力实施七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推动高水平国际能源合作,全面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资源根基不断夯实——

塔里木盆地,中国石化在顺北地区发现和落实十亿吨级超深层海相大油气田;渤海湾盆地,在济阳坳陷发现和落实十亿吨级陆相页岩油增储阵地;巴山蜀水间,在四川盆地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超万亿立方米……

近年来,中国石化全力推进高质量勘探,抓实物探高质量发展,强化成熟探区一体化精细评价,加大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和圈闭预探力度,取得一批重大突破。近十年,累计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1.2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2.35万亿立方米。

稳油增气势头良好——

高效建成开发涪陵、川西、顺北等大油气田,实现从陆相到海相、从以油为主到油气并举、从常规到常非并重的巨大跨域。

近年来,中国石化全力推进效益开发,坚持精细油藏认识、精准部署方案、精攻配套工艺、精算开发效益,持续夯实稳产基础,大力推进滚动勘探与油气藏评价,扩大效益建产规模,盘活难动用储量资源,积极有效推进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油气当量产量屡创纪录。今年上半年,中国石化实现油气当量产量257.66百万桶,同比增长3.1%,国内油气当量产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能源合作成果斐然——

近年来,中国石化始终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理念,在油气资源、成品油销售、工程技术服务、国际贸易等领域开展广泛国际合作,形成了利长远、惠民众、可持续的国际能源合作模式,打造了一批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标杆项目。

加快打造规模化、效益型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在境外23个国家拥有44个勘探开发项目,近十年,累计完成权益油气当量产量近4亿吨。坚持用全球资源服务全球市场,与境外80多个国家开展油气贸易,2023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原油贸易超2.3亿吨、LNG贸易超600万吨,开放条件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持续提升。

长缨在手,敢缚苍龙

——锻造“核心利器”,不断做强工程装备和技术保障

西北荒原戈壁上,“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在金色的胡杨林间傲然耸立,将深埋地下的油气宝藏开采出来。

“攀登”近万米深的“地下珠峰”到底有多难?

跃进3-3XC井完钻井深9432米,需要穿越9个地层,层系越多、岩性越复杂,温度越高、压力越大。为解决这一开发难题,中国石化创新发展深层超深层海相油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及装备,推开了超深层油气宝库大门。

近年来,中国石化高标准推进陆上油气勘探开发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加快基础理论认识创新,加强勘探开发工程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强支撑。

“向地球深部进军”,“深地工程”新添大国重器。创新发展深层海相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自主研发的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制的高温高压测井仪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了万米特深井安全高效钻井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支撑了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建设上产,目前13口井完钻井深超过珠峰高度,多次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

“东方页岩革命”高效推动。积极引领页岩气技术创新进程,加快突破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和技术装备,高效建成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我国首个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开辟油气增储上产新领域新阵地。截至2023年底,中国石化已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1.2万亿立方米,累产气623亿立方米;页岩油累计三级储量超过10亿吨。

数字化转型步伐显著加快。建成覆盖国内上游油气生产现场的物联网,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PCS)、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EPBP)等重点信息化项目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油气增储上产赋能效果持续提升。在胜利油田三号海上采油平台开通我国首个海上采油平台5.5G站点,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工程决策支持系统3.0”等5项技术入选2024年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优秀案例。

向“新”发力,逐“绿”而行

——推动能源转型,加快构筑多能互补格局

天山脚下,近55万块光伏板相连成片,宛如蓝色的海洋,向戈壁深处不断延伸。

这是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已平稳运行超400天,生产的绿氢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附近的塔河炼化,助力炼化企业降碳增绿。

近年来,中国石化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紧跟全球能源转型大势,努力构建氢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绿色能源供应体系,积极构筑“油气+新能源”多能互补格局,加快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努力提供更安全、更洁净、更多元的能源保障。

——着眼“新”,加快推进新能源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积极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建成全球最大加氢站网络,氢气加注量占全国40%左右。牵头推进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建设,牵头组建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发布国内首个《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指南》。做大做优氢能交通走廊,打造京沪氢能应用商业运营模式。截至目前,已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加氢站128座,基本覆盖“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

持续深耕地热领域。成功承办第七届世界地热大会,参展企业数量、展览面积及展示品类均创历届地热大会之最。领跑中深层地热能开发,福深热1井刷新我国地热科学探井的最深纪录。累计建成地热供暖能力超9500万平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地热能开发利用企业,为全国70多个市县的百万余户居民提供清洁供暖服务。

有序发展风光发电业务。风光装机累计超2000兆瓦,绿电消费规模位列全国第三,形成“风光互补”“绿电+CCUS”等多能互补的集成优化应用模式,打造国内油气领域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

——发力“转”,积极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发展。

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建成投产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及配套的首条二氧化碳长距离输送管道,将齐鲁石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输送至胜利油田并注入地层,既降碳减排又驱油增产。与壳牌、宝钢股份、巴斯夫联合开展中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研究,带动CCUS全产业链发展。

充分发挥现有终端网络优势,加快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全力推动充换电和加气网络发展,今年上半年充电量和车用LNG经营量同比大幅增长。稳步推进“万站沐光”行动,推出“石化易电”品牌,累计建成充电终端6万余个,单枪日均充电量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月度充电量跻身全国前十。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保障能源安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中国石化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坚决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奋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更加澎湃的动能,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责任编辑:张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