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易创新190元!三筛铁律验明,现在是黄金坑还是估值顶?

查股网  2025-09-15 08:06  兆易创新(603986)个股分析

老铁们,帮主拍案!兆易创新股价冲上190.21元,年内涨幅近79%,市值突破1267亿! 但市盈率仍高达109倍,不少人心里打鼓:这票到底还能不能追?二十年扒主力底裤的老炮,今天就用咱的“三筛铁律”——估值筛、基本面筛、风口筛,给你把兆易创新的老底扒个透亮!

一、估值筛:109倍PE贵不贵?动态看就不吓人

兆易创新当前市盈率(TTM)109.16倍,乍一看确实不便宜,但估值得动态看:

业绩锚定: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15.3亿元(太平洋证券数据),若给50倍合理PE,对应市值765亿(当前1267亿),确实存在溢价。但2026年净利预期20.1亿元,若实现则PE降至52.5倍,2027年净利预期25.67亿元,PE进一步降至41.2倍——高估值要靠高增长消化。

行业对比:半导体设计行业平均PE约117.28倍,兆易创新109倍仍略低于行业均值。其市净率(LF)7.27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考虑到公司在NorFlash全球第三、MCU国内龙头的地位,龙头溢价有一定合理性。

历史分位:当前PE在过去5年中处于62.43%的位置,市净率处于69.45%的位置,估值处于历史中高位区间,但并非最泡沫阶段。

帮主点睛:静态看估值偏高,动态看需业绩兑现。若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能实现38.74%、31.37%、27.75%的增速,当前估值可逐步消化。

二、基本面筛:存储+MCU双引擎,护城河多深?

1. 存储芯片扛大旗(营收占比68.55%):

NOR Flash全球第三:市占率约18%,车规级产品全覆盖(2Mb-2Gb),已绑定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车企供应链。公司率先实现45nm节点SPI NOR Flash大规模量产,技术和市场保持领先。

利基型DRAM量价齐升:海外大厂(如三星、美光)加快退出利基型DRAM市场,导致供需格局改善。公司DDR4产品占比提升,新品DDR4 8Gb在TV、工业等领域客户导入顺利,收入贡献快速提升,毛利率环比改善明显。

2. MCU国内霸主(营收占比23.11%):

32位MCU中国第一:市占率约12%,产品涵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2025H1 MCU营收9.59亿元,同比增长19.11%。网通领域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消费和汽车领域实现较快增长。

产品矩阵丰富:已成功量产64个系列、超700款MCU。GD32A7系列高性能汽车MCU加速渗透,围绕AI的产品布局逐渐深入,光模块产品营收实现良好增长。

3. 财务健康度:

2025H1毛利率37.21%,净利率14.16%,盈利能力在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

净资产收益率(ROE)3.41%,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2.55%,仍有提升空间。

资产负债率仅11.94%,流动比率5.97,速动比率4.85,偿债能力优秀。

硬伤警示:

存货规模较高:截至2025H1末,存货账面价值24.01亿元,计提跌价准备2.87亿元。

金融投资回报低:2025H1金融资产37.63亿元,产生的收益对净利润贡献仅1239.79万元,回报率较低。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3.3%,需关注回款情况。

三、风口筛:三大浪潮推升长期价值

1. AI边缘计算:

端侧设备(AIPC、AI眼镜、服务器)存储需求暴增,NOR Flash单机用量从16Mb升至256Mb。AI发展持续拉动PC、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增长。

2. 汽车电子增量:

智能电动车芯片价值量显著提升,车规级产品需求强劲。公司NOR Flash车规级产品已铺齐,GD32A7系列MCU加速渗透。

3. 国产替代加速: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欲从10%提至30%,兆易创新作为存储/MCU双龙头直接受益。控股子公司青耘科技开展的定制化存储业务正有序推进中。

四、操作策略:中长线布局,短期警惕波动

关注点:

业绩兑现:紧密跟踪季度报告,验证净利润增速能否匹配高估值(如2025年净利需达15.3亿)。

港股IPO进展:公司计划赴港上市,发行H股股数不超过总股本的10%。需关注H股定价对A股估值的影响,历史上A+H半导体公司H股相对A股存在折价。

行业景气度:关注存储芯片价格走势及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需求变化。

策略建议:

中长线投资者:若看好公司长期成长逻辑(AI、汽车电子、国产替代),可考虑在股价回调至关键技术位(如年线附近)时分批布局,并耐心持有等待业绩兑现。

短期波动警惕:当前估值已部分透支未来增长,短期需警惕市场情绪波动及板块轮动带来的回调风险。不宜追高,严格设置止损位。

帮主结语:好赛道好公司,更需要好价格!

老铁们,兆易创新确实是中国半导体突围的核心标的之一,在AI、汽车电子、国产替代等多重风口下,长期成长空间可观。但其当前估值水平(PE 109倍)确实不低,短期性价比有所欠缺。

记住帮主这句话:

好公司碰上好赛道,还得有个好价格!

操作上:

→ 已有持仓的:可考虑继续持有,但需密切关注季度业绩兑现情况及港股IPO进展。

→ 想上车的:耐心等待回调,关注关键技术支撑位(如150元附近),切勿追高。

→ 风险控制:务必分散投资,避免单一个股仓位过重。

随后,我会进一步手拆几家“估值更合理+订单锁死”的半导体硬核公司,点赞关注,投资不迷路!

数据锚点

业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15.30/20.10/25.67亿元(太平洋证券);

估值参考:当前PE(TTM)109.16倍,行业平均117.28倍;

风险提示:存货24.01亿元+跌价准备2.87亿元;金融投资回报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