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科技(603990)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137.11%,盈利能力上升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麦迪科技(603990)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47.24%,归母净利润2832.75万元,同比上升137.11%。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7186.38万元,同比下降50.4%,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73.16万元,同比上升105.49%。本报告期麦迪科技盈利能力上升,毛利率同比增幅569.17%,净利率同比增幅174.76%。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63.69%,同比增650.55%,净利率21.99%,同比增174.76%,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6577.19万元,三费占营收比48.65%,同比减16.3%,每股净资产2.7元,同比减18.7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2元,同比增96.06%,每股收益0.09元,同比增136.0%

财务报表中对有大幅变动的财务项目的原因说明如下:
- 货币资金变动幅度为122.13%,原因:本期收到光伏业务子公司第一期股权转让款。
- 应收票据变动幅度为-100.0%,原因:本期应收银行承兑票据减少。
- 应收款项融资变动幅度为135.54%,原因:本期收到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承兑票据增加。
- 预付款项变动幅度为100.55%,原因:本期医疗信息化业务新增项目预付款项。
- 其他应收款变动幅度为5045.85%,原因:应收光伏业务子公司剩余股权转让款及利息。
- 持有待售资产变动幅度为-100.0%,原因:本期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光伏业务相关资产完成出售。
- 其他流动资产变动幅度为-68.73%,原因:期末预缴所得税减少。
- 在建工程变动幅度为253.36%,原因:玛丽医院府城分院装修。
- 无形资产变动幅度为1042.1%,原因:本期区域急危重症协同救治系统平台建设项目结项转入无形资产。
- 开发支出变动幅度为-96.93%,原因:本期区域急危重症协同救治系统平台建设项目结项转入无形资产。
- 长期待摊费用变动幅度为66.55%,原因:本期装修工程验收后转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 应付职工薪酬变动幅度为-55.4%,原因:光伏业务子公司剥离后本期职工薪酬降低。
- 持有待售负债变动幅度为-100.0%,原因:本期划分为持有待售负债的光伏业务相关负债完成出售。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变动幅度为69.26%,原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
- 其他流动负债变动幅度为37.92%,原因:本期确认的待转销项税额增加。
- 长期借款变动幅度为-63.19%,原因:光伏业务剥离后,公司现金流明显改善导致资金需求降低,期末长期借款余额相应减少。
- 递延收益变动幅度为-37.36%,原因:前期确认的递延收益部分转入其他收益。
- 营业收入变动幅度为-47.24%,原因:2025年1月光伏业务处置完成,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 营业成本变动幅度为-79.07%,原因:2025年1月光伏业务处置完成,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业务成本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 销售费用变动幅度为-20.64%,原因:医疗业务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本期光伏业务出表。
- 管理费用变动幅度为-55.98%,原因:2025年1月光伏业务处置完成,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业务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为-91.47%,原因:2025年1月光伏业务处置完成,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业务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及本期公司贷款规模下降。
- 研发费用变动幅度为-54.08%,原因:2025年1月光伏业务处置完成,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业务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 其他收益变动幅度为-94.29%,原因:公司剥离光伏业务,去年同期其他收益主要系光伏业务确认的当期政府补贴。
- 投资收益变动幅度为9646.46%,原因:本期处置光伏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增加。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动幅度为-93.79%,原因: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降低。
- 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幅度为36.23%,原因:本期计提应收坏账减值准备金额小于冲回前期应收坏账减值准备金额。
- 营业外支出变动幅度为200.89%,原因:本期补缴以前年度税金及滞纳金罚款增加。
- 所得税费用变动幅度为-65.87%,原因:转让光伏业务子公司,公司账面长期股权投资评估减值致使未弥补亏损增加,进而导致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96.06%,原因:光伏业务处置完成,相关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减少,公司经营现金流情况改善明显。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2676.06%,原因:本期光伏子公司股权转让产生的现金流入增加。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69.1%,原因: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大于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 业务评价:去年的净利率为-59.82%,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从历史年报数据统计来看,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10.48%,投资回报也较好,其中最惨年份2023年的ROIC为-10.12%,投资回报极差。公司历史上的财报相对一般(注:公司上市时间不满10年,上市时间越长财务均分参考意义越大。),公司上市来已有年报8份,亏损年份2次,显示生意模式比较脆弱。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 建议关注公司现金流状况(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98.89%、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30.48%)
- 建议关注公司债务状况(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22.61%、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为负)
- 建议关注财务费用状况(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6100.0万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2元。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扭亏为盈,请公司医疗信息化主业有哪些业务增长点?
答:自1月份完成重大资产出售剥离光伏业务以来,公司围绕“聚焦医疗主业+提升轻资产属性+构建平台化生态”三大战略举措,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经营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运营效能与成本控制水平,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扭亏为盈。在医疗信息化业务上,公司将坚定聚焦,围绕智慧手术、急危重症救治、低空经济、医疗康养等方向持续纵深发展,打造“软件平台+智能硬件+算法引擎”的三位一体产品体系。原有业务方面公司将重点推进几方面工作一是推动I大模型技术与公司现有产品的结合,在I医疗方向对产品服务进行升级;二是持续完善智慧手术、ICU、急诊急救等系统的协同能力,实现一体化升级;三是全面推进信创环境适配,夯实国产化替代优势;四是拓展区域医疗协同能力,支持客户由“单院信息化”向“区域互联互通”转型。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