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华集团年内斩获32.93亿项目定点 五年半累投4.86亿研发筑牢技术根基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汽车零部件公司长华集团(605018.SH)再添新订单。
9月17日,长华集团公告,公司近期收到国内车企的定点开发通知书,定点产品主要为关键金属结构件。此次定点项目生命周期5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2.8亿元。
据长江商报记者梳理统计,2025年1月份至今,长华集团合计获得定点开发通知书销售金额约32.93亿元,客户涵盖新能源车企、知名飞行汽车公司和碳陶刹车盘客户等。
作为深耕汽车金属结构件领域的企业,长华集团近年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及跨领域应用。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共用产品销售收入超3亿元。
此外,一直以来,长华集团高度重视研发投入。2020年—2025年上半年,其研发费用五年半累计达4.86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27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9项,研发成果显著,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再获2.8亿项目定点
9月17日,长华集团发布公告,公司近期收到一家国内车企的定点开发通知书,定点产品主要为关键金属结构件。据悉,本次定点项目生命周期为5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为2.8亿元,将在2027年第一季度逐步开始量产。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以来,长华集团在定点项目领域一路高歌猛进,成绩斐然。1月24日,公司公告收到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的定点开发通知书,定点产品主要为关键结构件,该项目生命周期5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
随后,3月27日,长华集团再次传来捷报,收到国内某客户的定点开发通知,定点产品为副车架关键结构件,项目生命周期4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2.8亿元。5月12日,公司再次收到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定点开发通知书,定点产品为关键金属结构件,项目生命周期为4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1.08亿元。
7月以来,长华集团更是多次斩获业务订单,7月2日、7月17日、7月31日分别收到国内车企(含新能源车企)关键金属结构件定点,涉及项目生命周期4—5年,预计销售额分别为9.7亿元、2.35亿元、2.2亿元。7月28日,长华集团与碳陶刹车盘客户签署合同,提供碳陶盘关键金属结构件(应用于飞行汽车),项目周期5年,预计销售额超1亿元。上述项目均将于2026年第2—3季度逐步量产。
8月18日,长华集团公告,收到国内新能源车企关键金属结构件定点开发通知书,项目周期4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额8.1亿元;8月20日,公司再获国内车企同类型产品定点,项目周期8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额1.9亿元。两项目均将于2026年三季度量产。
据长江商报记者统计,2025年以来,长华集团合计获得定点开发通知书销售金额约32.93亿元,客户涵盖国内新能源车企、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和国内碳陶刹车盘客户等。
研发投入五年半累达4.86亿
公开资料显示,长华集团成立于1993年,持续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并于202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从业绩数据来看,2022年—2024年,长华集团分别实现营收18.35亿元、24.22亿元、22.0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09亿元、1.14亿元。可以看到,其净利润表现相对稳健,虽有波动,但2024年已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进入2025年,长华集团业绩短暂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5亿元,同比下降17.77%;实现净利润3336万元,同比下降46.14%;实现扣非净利润2467万元,同比下降54.63%。业绩下滑主要受日系客户销量不佳影响,冲焊件销售出现下滑。同时,部分募投项目仍在产能爬坡阶段,尚未实现预期效益。
其中,新能源业务作为长华集团战略布局的重要发展方向,多年来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加强与头部车企的深度合作,实现存量业务稳步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共用产品销售收入也超过3亿元。
在业务快速推进的背后,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长华集团近年始终加码研发投入,以此筑牢核心竞争力根基。目前,公司已在广州、武汉、宁波三地分别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
据财报数据,2020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达7187.5万元、8154.8万元、9033.1万元、9288.94万元、9947.85万元、5005.81万元,五年半累计投入4.86亿元。
长期研发投入催生出显著的技术创新成果。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长华集团拥有27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9项,技术储备为业务拓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0.6%至32.82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7.97%,较上年同期下降0.04个百分点。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