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股份产品结构优化净利增140.8% 平均毛利率25.29%增7.36个百分点

查股网  2025-08-13 07:12  永和股份(605020)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作为氟化工领域的领军企业,永和股份(605020.SH)盈利持续攀升。

8月11日晚间,永和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24.45亿元,同比增长12.39%;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140.82%;扣非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152.25%;平均毛利率25.29%,较上年同期增加7.36个百分点。

永和股份表示,一方面,制冷剂板块受益于配额政策调控,供需结构持续优化,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含氟高分子材料现有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稳步提升,邵武永和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业绩稳健、产能扩张提速的同时,永和股份通过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向投资者释放了长期价值信号。2025年6月,公司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合计派发1.17亿元,同比增长105.82%,分红率达46.71%。

半年扣非2.68亿

永和股份专注于含氟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从萤石矿、氢氟酸、甲烷氯化物、氟碳化学品到含氟高分子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5亿元,同比增长12.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140.82%;扣非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152.25%;平均毛利率25.29%,较上年同期增加7.36个百分点。

永和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利润同比大幅提升。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一方面,制冷剂板块受益于配额政策调控,供需结构持续优化,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含氟高分子材料现有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稳步提升,邵武永和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制冷剂板块方面,我国自2024年起对第三代制冷剂实施配额管理,行业产能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供需格局显著优化。永和股份凭借6.14万吨的HCFCs和HFCs制冷剂配额(其中HFCs配额5.82万吨),充分受益于产品价格上行,该板块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含氟高分子材料板块方面,现有产线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稳步提升,邵武永和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相关产品产能利用率提高,叠加生产效率优化,推动毛利率同比提升7.36个百分点至25.29%,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业绩稳健、产能扩张提速的同时,永和股份通过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向投资者释放了长期价值信号。

6月,公司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合计派发1.17亿元,同比增长105.82%,分红率达46.71%。自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已连续4年实施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3.09亿元,以真金白银传递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聚焦主业推进产能扩张

面对主业市场需求的旺盛以及产品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永和股份通过定增扩产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自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多次募资扩张产能。IPO发行募集资金4.62亿元用于邵武永和新型环保制冷剂及含氟聚合物等氟化工生产基地项目。2022年,公司发行8亿元可转债用于相关氟化工生产基地项目、扩建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5年2月9日,永和股份公告称,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批。此次公司拟募资不超过17.36亿元,其中超七成资金将用于包头永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的建设。该项目将助力公司拓宽产品市场领域,加速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永和股份的竞争力源自其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在上游资源端,公司持有3个萤石采矿权、2个探矿权,保有资源储量高达485.27万吨矿石量。在萤石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上游资源的掌控力为其成本优势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游生产环节,公司构建了从氢氟酸到氟碳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的完整生产链条,具备无水氢氟酸年产能13.5万吨、甲烷氯化物19.7万吨、氟碳化学品单质19万吨、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8.28万吨、含氟精细化学品0.7万吨的生产能力,另拥有混配/分装制冷剂9.72万吨的产能,规模效应显著。

销售端,公司旗下拥有“冰龙”和“耐氟隆”两大知名品牌。“冰龙”品牌制冷剂荣获“浙江名牌产品”和“浙江出口名牌”等多项官方认证;“耐氟隆”品牌不仅被评为金华市著名商标,亦获得“浙江出口名牌”等权威认可,在含氟高分子材料领域占据重要市场地位,其海外销售网络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