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德州监测中心吴庆东:母亲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勤劳善良积极向上

查股网  2025-03-29 12:06  行动教育(605098)个股分析

转自:中国环境网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孩子多,勤劳的母亲和父亲一起在家务农,种植小麦、谷子、棉花、黄豆和蔬菜。母亲给我们姐弟讲的大道理很少,但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勤劳善良、节俭坚强、积极向上的为人处世方式,深深影响教育着我们姐弟四人,给我们启迪、伴我们成长。

和千千万万中国传统妇女一样,母亲一辈子勤劳,在家庭的琐碎中每天像陀螺一样忙里忙外。小时候,她不仅要照顾我们几个孩子,还要去田里干农活,经常天不亮就要去厨房生火做饭。遇到农忙,傍晚吃完饭还得再去田里干农活。家务基本都是母亲在操持,枯燥的家务年复一年,但她都能干得井井有条。“勤不富也饱,懒不死也饿。”这是母亲经常挂在嘴上的话。父母的辛勤劳作,让我们的家庭虽说不富裕,但也衣食无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姐弟几个很小就开始学着烧火做饭、放牛喂猪。

生活中,母亲碰到困难都能坦然面对、奋勇向前。那时候,种田种地的收入并不多,日子过得紧巴。但她始终勤恳努力着,不怨天尤人。母亲生活很节俭,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身上穿的都是旧衣服,只要还能穿就不会买新的,吃的也很简单。即使现在生活好了,母亲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母亲常说,不要和人比吃穿,要比就比成绩。于是,简朴节俭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母亲经常教育我们,办事要遵守村规民俗和家族习惯,要与邻居亲戚朋友和睦相处,对待别人能帮则帮,千万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当邻里遇到困难上门求助时,母亲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帮助,哪怕吃些亏、多一些付出也毫无怨言。母亲总教育我们,餐桌正中间的位置要留给长辈,盛饭要先给长辈,一家人都到齐了才能动筷,吃饭不能发出声响......我们从小就懂得吃饭的礼仪,现在我也一直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邻居们都说,男孩子初中毕业就可以去打工赚钱了,但母亲笑着摇摇头。母亲没上过几年学,不识几个字,却对我们姐弟读书的事情毫不含糊,在开学前会给我们准备好学费、生活费和学习用品,鼓励我们要安心读书,家里的事情有大人在。母亲不仅严格要求我们学习知识,而且还教会我们一些做人的准则和对待人生的态度,比如尊老爱幼、与人为善、积极乐观,也要求我们成为一个有操守、有气节、有尊严的人。这些朴实的为人处世原则,既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也没有写在纸面上,而是体现在日常的一粥一饭、一言一行当中,激励着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在工作岗位上奋发努力,珍惜生活,珍爱生命,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