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半年赚超23亿,却因大股东减持添阴霾

查股网  2025-08-25 09:40  东鹏饮料(605499)个股分析

大股东频频减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投资者信心。

来源丨资本传记

责编丨刘芸汐

在中国饮料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东鹏饮料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近期,东鹏饮料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收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 ,均创历史新高。看似亮眼的成绩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东鹏饮料旗下的超级大单品东鹏特饮深陷“糖分刺客”风波。《消费者报道》送检的12款功能饮料检测结果显示,每100mL东鹏特饮中含有13.3g糖,按500mL规格计算,一瓶含有高达66.5g糖,约等于14.6块方糖,在参与测试的功能饮料中总糖含量最高,远超中国香港卫生署界定的“高糖”饮料标准。高糖带来的不仅是健康风险,对于注重养生和健康饮食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减分项。社交媒体上,已有消费者表示因连续几个月每天喝几瓶东鹏特饮,体检时发现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甚至引发了痛风。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高糖饮料的抵触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对东鹏特饮未来的市场份额构成潜在威胁。

在产品创新方面,东鹏饮料也面临挑战。尽管提出全面实施“1+6”多品类战略,推出包括电解质饮料、茶(类)饮料、咖啡(类)饮料等六大品类产品线,但目前除了“东鹏补水啦”电解质饮料表现尚可外,其他产品的市场反馈均未达预期。2025年上半年“东鹏补水啦”营收达14.93亿元,同比增长213.7%,收入占比提升明显。然而,其毛利率并不高,仍处于与同赛道品牌竞争的爬坡阶段。而其他饮料虽然收入增长66.2%,但整体收入占比仅提升至8.2% ,可见多元化战略的成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长期来看,如果不能成功培育出更多畅销的多元化产品,东鹏饮料过度依赖东鹏特饮这一单品的局面难以改变,一旦东鹏特饮市场遇冷,公司业绩将受到严重冲击。

从财务数据来看,东鹏饮料也存在隐忧。上半年销售费用达16.82亿元,同比增长37.27%,其中渠道推广费支出涨幅为61.20%,广告宣传费支出涨幅为34.30%,而研发费用仅为3292.69万元,仅为销售费用的1.96%。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或许能在短期内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销量,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和产品创新。消费者可能会对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品牌形象。东鹏饮料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1个季度以来最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23.24%。增速放缓和现金流下滑会引发市场对其成长性和财务健康状况的担忧,华源证券、西南证券都预测未来三年东鹏饮料的同比增长率将逐渐降低,到2027年不足20%。

大股东频频减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投资者信心。东鹏旗下鲲鹏投资主导人及多位董监高在所持股份解禁后就公告了减持计划,曾经的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通过频繁减持已经“提现”约42亿元。频繁减持行为会让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导致股价波动。业绩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东鹏饮料开盘后股价迅速跳水,跌幅逼近5%,当天收跌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