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负极进入放量元年 圣泉集团盘中涨超9%
(来源:银柿财经)
圣泉集团树脂多孔碳目前供应天目先导、兰溪致德、璞泰来等国内一线硅碳负极厂商,并应用于ATL供应的3C消费电池中,公司1000吨扩产于2024年底落地。
2月14日午后,圣泉集团(605589.SH)受到资金集中流入,股价一度触及9.40%。
2月10日,圣泉集团同花顺题材要点更新调整。圣泉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化学新材料和生物质新材料、新能源相关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酚醛树脂和呋喃树脂领域,其产销量规模位居国内第一、世界前列。公司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推出了多种高性能产品,涵盖铸造用环保型呋喃树脂、电子级酚醛树脂、航空航天用高强度酚醛预浸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风电、核电、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等领域。
公司在电子化学品行业中,推动特种环氧树脂的国产化替代,生产的ppb级的高纯线性酚醛树脂还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并可作为光刻胶中的主成膜物,在半导体封装材料中应用广泛,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此外,圣泉集团在生物质行业和酚醛树脂行业也取得显著进展,开发出多种创新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1月下旬,圣泉集团硅碳用多孔碳产品荣获2024年“新材料年度产品及技术奖”。公司凭借先进的树脂制备工艺和独有的生物质精炼技术,成功开发出了不同品类的硅碳用多孔碳材料。其中,酚醛树脂基多孔碳技术领先,孔结构均一、抗膨胀和耐压性能优异,能够更好地实现硅烷沉积均匀性和一致性,实现电池的长循环;重组树脂基多孔碳利用圣泉生物质精炼过程中的重组树脂为原料,解决了生物质多孔碳原料不稳定、均一性差、性能无法迭代的弊端,性能与合成树脂基多孔碳相当,成本较椰壳类多孔碳优势显著。
圣泉集团树脂多孔碳目前供应天目先导、兰溪致德、璞泰来等国内一线硅碳负极厂商,并应用于ATL供应的3C消费电池中,公司1000吨扩产于2024年底落地。
中信证券在1月24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硅基负极材料是理想的下一代负极材料,其中硅碳负极被认为是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各大手机厂商在自家电池技术中大范围采用硅碳负极,目前搭载硅碳负极的机型已经下降到1千元价位,标志着硅碳负极已经进入了10-100阶段。
中信证券预计,2024~2028年硅碳负极的出货量增长主要由消费电子及电动车贡献,其他领域包括像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也将贡献增量,在渗透率、掺混量显著提升,单位价格下降的假设下,预计2028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用量将达到约9万吨(对应市场空间228亿元)其中动力电池用量约7.8万吨(对应市场空间192亿元)。
另据东吴证券1月27日的研报,CVD法硅碳负极通过多孔碳骨架来储硅,膨胀率低,循环优异,并且碳骨架本身密度小质量轻,使得材料能量密度更高,性能潜力大,预计成为下一代硅碳主流路线。2024年起CVD硅碳负极在荣耀、华为、VIVO、OPPO等高端手机机型上大规模应用,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至25%+,为CVD硅碳负极放量元年,全球总出货有望达0.15万吨,2030年全球行业需求有望增长至7.7万吨,实现5年50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