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号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近24倍
《科创板日报》8月24日讯(记者 李明明) 8月24日晚间,中国通号发布半年报告。
其中,报告期实现营收166.33亿元,同比下降9.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4亿元,同比下降5.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14亿元,同比下降8.87%;主板块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毛利率28.11%,比上年增加 1.70 个百分点。
中国通号对营业收入下降的解释是,主要系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业主资金状况,适当把控生产节奏,工程项目业务收入有所减少。
中国通号亦表示,公司目前到手订单较为充足,截至2023 年上半年末,在手订单1522.75 亿元。其中,2023 年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总额316.72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0.49%。
其中:铁路领域 97.76 亿元,同比增长 30.15%;城轨领域 58.52 亿元,同比下降 9.57%;海外领域 13.84 亿元,同比增长2390.11%;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 146.61 亿元,同比增长 0.22%。
资深投资人沈昊田博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中国通号盈利能力尚可,公司受工程总承包影响,回款速度较慢,部分项目前期投入较大,未到合同回款期。同时,铁路基建当下也在进入转型期,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心从新建铁路转向铁路提质,夏季汛期对未来基建可能还会产生一定影响。
沈昊博士称,不过,宏观环境上也释放了一些乐观信号,1-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创造历史新高。据悉,未来我国将有超过一万公里高速铁路进入大修改造期,普速铁路进一步扩容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中国通号销售费用约3.4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 10.22%。中国通号解释称,主要是因外部环境变化,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公司抢抓机遇,大力扩展市场业务,差旅费、招投标费等增加较多所致。
从业务结构来看,“铁路”是中国通号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中国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内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市占率稳居龙头地位,现已形成系统交付、设计集成、设备制造三大轨道交通核心业务,稳定贡献总收入的70%以上。
在核心业务方面,中国通号称公司系统交付服务和工程承包收入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减少,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22.79%、30.17%。主要由于工程项目资金到位较慢,工期有所延后导致,影响本期工程施工收入。同时城市轨道交通收入减少17.77%,主要由于地铁项目工程业务量减少。
在主营业务分终端市场的海外业务方面,中国通号期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6.59%,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推进匈塞项目诺苏段、雅万高铁项目等海外项目进度。但是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加59.93%,而毛利率比上年减少29.79个百分点。
在下半年目标方面,中国通号称,将紧抓高铁项目可能更大放量的有利时机,积极加强相关领域市场承揽;在城轨控制系统领域,全年预计招标总量没有较大变化,将加强相关领域业务的指导和资源投入;同时加强通信集成与施工业务的承揽。在海外业务领域,将根据国际形势发展趋势,依托“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地区和国家,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完成全年承揽任务。
另外,《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自2023年8月24日起,中国通号高管徐宗祥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将不再担任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委员、董事会质量安全委员会主席及公司总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