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失控,内控缺陷漏报?市值蒸发六成的热景生物再收监管工作函
界面新闻记者 | 胡振明
界面新闻编辑 |
1
7月11日,热景生物(688068.SH)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关于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处分日期为2023年7月11日。
界面新闻记者就此事项联系热景生物董事会秘书,但多次拨打公司年报等公告中所公示的电话号码仍无法联系到公司的任何人士。
界面新闻记者在上交所网站查询到,2023年热景生物已经两次收到监管工作函,第一次在4月25日,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7月11日收到今年第二份监管工作函。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次收到监管工作函之间,5月16日,热景生物收到了到《关于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下称《问询函》),并于5月31日发布了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根据回复公告,热景生物年审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强调事项段指出,公司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付玉敏拒绝返还营业执照、财务专用章等公司证照,暴露出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印鉴和证照的管控相关内控未能有效执行的缺陷,但在公司披露的《2022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未提及相关事项及缺陷情况。此外,公司提交年报时,同步提交《2022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于次日补充上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对此,热景生物也承认:“公司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与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存在部分不一致。”
然而,热景生物披露的《2022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做出重要声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针对该不一致情形,热景生物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1.3一般缺陷”部分做了补充更正。
至于为何《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晚于年报及其他文件上传,热景生物表示,这是因年报上传时间较为紧张,公司证券事务专员在上传年报相关附件时漏传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证券部在第二天发现该疏漏后,采取了补救措施,上传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内部控制缺陷所涉及的事项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付玉敏拒绝返还包含章证照在内的吉林省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吉林热景”)相关材料事宜。热景生物表示,这是付玉敏因吉林热景利润分配事项与公司产生矛盾而控制吉林热景包含章证照在内的相关材料。
根据公告,矛盾双方均已经采取了相关法律措施,包括吉林热景诉付玉敏返还证照、付玉敏诉吉林热景公司决议无效、热景生物诉吉林热景请求变更公司登记、热景生物诉吉林热景股东知情权。相关案例均在审理中。
热景生物在吉林热景持股比例为51%,形式上享有控制权,但热景生物认为,吉林热景的包含章证照在内的相关材料均被付玉敏控制,付玉敏自2022年9月起不再配合公司的工作,公司无法参与吉林热景2022年9至12月期间的经济活动,未完整掌握吉林热景的实际经营情况、资产状况及面临的风险,公司对吉林热景已失去实质控制权,故公司于2022年9月1日起不再将吉林热景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热景生物将吉林热景2022年1至8月利润表纳入合并范围,对应合并报表收入增加2.14亿元,净利润减少550.46万元;公司不再将吉林热景2022年8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纳入合并范围;同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后将获取的超额损益确认投资收益85.25万元。
公告显示,吉林热景自2018年成立至今,除在新冠疫情期间(2020-2022年度)因新冠疫情的业务需要,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了部分新冠检测试剂及仪器外,其他业务均作为经销商从热景生物采购产品,仅为热景生物在吉林省当地的经销商之一,无其他重大业务贡献(非新冠产品规模很小)。
此外,2022年度北京热景(母公司)对吉林热景实现销售16770.14万元,吉林热景向北京热景支付货款14515.46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694.30万元,已按相应风险计提坏账准备;2022年度子公司廊坊热景对吉林热景实现销售99.15万元,销售收入87.74万元,吉林热景向廊坊热景支付货款39.2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9.95万元,已按相应风险计提坏账准备。
热景生物认为,吉林热景与公司之间的主要业务和资金往来基本正常,因法律纠纷导致可能损失的应收账款余额已计提坏账,失去对该子公司的控制对公司的资金及业务往来无重大影响。
截至7月11日收盘,热景生物股价为42.14元/股,而在2022年11月29日,其股价最高触及106.66元/股;股价经过7个月的下跌,热景生物市值相比于股价最高点已经蒸发掉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