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研究: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龙头拓荆科技为何遭股东不断减持?

http://ddx.gubit.cn  2023-07-23 21:06  拓荆科技(688072)公司分析

**《科创板日报》7月23日讯(特约研究员 刘子丹) 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龙头拓荆科技为何频频遭股东减持?

7月19日,国内薄膜沉积行业领军者拓荆科技(688072,SH)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嘉兴君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动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燕舞半导体产业基金(有限合伙)拟通过询价转让的方式清仓其持有的177万股公司股份,本次减持前这两家股东合计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4%。

次日,拓荆科技发布公告称,通过向机构投资者询价,本次减持转让价格初步定为 293.58 元/股,该价格与拓荆科技股东询价转让申购日(7月19日)收盘价相比有大约8%的折价。

在此之前,拓荆科技亦遭其他股东减持。

▍大股东连续减持

拓荆科技成立于2010 年4 月,主要从事高端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原子层沉积(ALD)设备和次常压化学气相沉积(SACVD)设备三大系列。

拓荆科技于2022年登陆科创板并于当年首次实现盈利,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7.06亿元,同比增长12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438.09%。

与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股东的连续减持。4月20日,拓荆科技共有4111万股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的32.5%,由12家股东持有。4月21日,公司第三大股东、当时持股8.40%的中微公司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大宗交易或者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不超过1%的公司股份。

中微公司的减持并不寻常。中微公司与拓荆科技同属高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互为可比公司,中微公司的董事长尹志尧自2021年起在拓荆科技担任公司董事,中微公司对拓荆科技的经营情况可谓知根知底,但中微公司于限售股解禁的第二天就发布了减持公告。中微公司给出的理由是“自身经营发展资金需求”。

2023年一季报显示,中微公司账上货币资金高达77.2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也有18.59亿元,根据2022年年报,中微公司的这些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由结构性存款组成,公司现金类、类现金类资产相当充裕。同时2023年一季报显示中微公司资产负债率只有21.98%,且近些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也一直表现不俗,中微公司减持拓荆科技股份除经营发展需要外,或许还有其他原因。

比中微公司更坚决减持公司股份的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嘉兴君励,这家投资机构在拓荆科技今年4月限售股解禁前为公司的第四大股东。4月26日,也就是拓荆科技限售股解禁6天后,嘉兴君励发布公告称,嘉兴君励与其一致行动人盐城燕舞因自身资金需求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的公司股份。在公司股份解禁前,嘉兴君励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54%,盐城燕舞持有1.19%,两家公司合计持有6.73%。

解禁后,嘉兴君励及其一致行动人除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外,还通过询价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多次减持公司股份,直到本次发布公告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清仓。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拓荆科技自4月20日发生首笔大宗交易以来,大宗交易成交价从400-430元/股附近不断下探,5-6月成交价大致在350元/股-380元/股附近,而到了7月,成交价跌到了300元/股附近。在成交价不断下探的情况下,股东持续减持,反应出股东离场的急切。

▍公司是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龙头企业

拓荆科技2022年业绩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从产业链方面来看,拓荆科技位于半导体行业上游,产品聚焦于薄膜沉积设备。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约占晶圆制造设备市场规模的22%,2022年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达229亿美元。

在半导体设备中,薄膜沉积设备、光刻设备、刻蚀设备共同构成芯片制造三大核心设备,决定了芯片制造工艺的先进程度。

拓荆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产业化应用的集成电路PECVD 设备、SACVD 设备、HDPCVD 设备厂商,也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ALD 设备厂商。客户覆盖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厦门联芯、燕东微电子等国内领先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产品技术性能对标国际同类设备厂商。PECVD、ALD、SACVD及HDPCVD设备均属于CVD(化学气相沉积)细分领域产品,不同的设备技术原理不同,所沉积的薄膜种类和性能也不同。

从公司产品分类收入看,拓荆科技核心产品收入增长较快。2022 年PECVD 设备实现收入15.63 亿元,同比增长131.44%,收入占比高达91.7%,同时SACVD、ALD设备营收也取得较快增长。

从生产模式来看,拓荆科技采用“订单式”和“库存式”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主要根据客户订单和全年销售预测进行物料采购及生产排产,也会根据需求预测适当提前进行备货。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在手销售订单46.02 亿元,其中新签订单43.62 亿元,2023年一季度公司合同负债达到16.33 亿元,环比提升16.89%。

充足的新增订单和合同负债的环比提升有助于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

▍财报存隐忧

作为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龙头,拓荆科技近期业绩表现出色,但若想长期维持高增长,并在未来真正能和国际巨头展开全面竞争,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022年拓荆科技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获利1.9亿元,其中政府补助高达1.7亿元,这个数额与公司3.69亿的归母净利润相比,占比较高。同样的,公司2021年扣非净利润亏损8200万元,在高达1.55亿元政府补助的帮助下,归母净利润转正,为6800多万,公司目前比较依赖政府补助。

拓荆科技在2022年报中称,公司与国内半导体行业企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为67.80%,与以往比客户集中度已有所降低。看似拓展客户顺利,但公司2022年在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销售费用也从0.97亿元增长至1.92亿元,即便扣除预计产品质保金增长带来的影响,公司销售费用仍然有80%的增长。

拓荆科技的销售费用率虽然相比于以往已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2022年拓荆科技销售费用率为11.25%,中微公司为8.63%,北方华创为5.46%,华海清科为6.06%,盛美上海为9.01%。

拓荆科技获客能力不强可能与公司产品所处的市场结构有关。公司核心产品PECVD所处市场处于寡头垄断状态,据中国国际招标网,2019-2020 年长江存储、上海华力、无锡华虹、上海积塔等4 家厂商PECVD 设备招标数量中,拓荆科技占比仅17%,而泛林半导体和应用材料两家美国公司占比分别为47%和34%。国际巨头拥有客户端先发优势,国内潜在客户改用公司产品存在转换成本,拓荆科技如何“虎口拔牙”,从国际巨头那里抢来更多订单对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业绩增速确定性不高的情况下,拓荆科技市盈率和市净率明显高于同行。数据显示,拓荆科技市盈率(TTM)和市净率(MRQ)分别高达91.94、10.48,而同行中位数为58.08、6.55。拓荆科技估值偏高可能也是遭股东不断减持的原因。

|* 科创板研究中心:聚焦科创板及新兴产业的研究服务平台,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形成以行业研究、专题报告、论坛沙龙、线上直播等多样化的产品矩阵,结合“媒+学+研+金+产”多方面优势数据和资源服务于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主体,致力打造中国主流新兴产业研究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