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智造发布全球日交付能力最强王者T7+,巩固基因测序市场领军地位
华大智造于七年前推出超高通量测序仪T7,其主打极致通量与规模测序能力,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DNBSEQ测序技术和StandardMPS生化系统,支持多张载片灵活并行测序,适用于大型基因组研究、人群队列项目和多组学深度测序等场景。T7在推出时显著提升了国产超高通量测序设备的性能标杆,为下游科研与临床用户提供了高质量、低成本的大规模测序解决方案。时至今日,T7在全球的出货量已超过400台,赋能用户产出超过270Pb的数据。
2025年9月9日,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大规模商业量产级短读长与长读长测序产品的企业,华大智造发布DNBSEQ系列最新款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T7+。T7+的亮点在于:超高密度载片,通量提升100%;测序酶AI筛选闭环系统,Q40> 90%;专研TDI相机,扫描时间缩短50%;创新盘管技术, 手动操作减少80%。

T7+智能集成了DNB制备、DNB加载、测序、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压缩等七大模块于一体,占地面积仅约1平方米,体积锐减三分之一,大幅提升实验室空间利用率。T7+在提升通量与速度的同时,兼具环保性与经济性,降低冷链依赖,优化用户体验,90%以上试剂可常温运输、50%可常温存储,显著降低用户物流、存储和运维成本。
T7+搭载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DNBSEQ测序技术、StandardMPS 2.0测序生化体系以及多项创新技术,可支持4张载片灵活并行,单张载片最高产出数据量达3.6 Tb。在PE150读长下,T7+可在24小时内完成超14 Tb的数据产出,是全球日交付能力最强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平均每10分钟完成1例人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简称WGS),年WGS处理能力高达35,000个。
通量与速度俱佳的T7+可赋能时空组学、细胞组学、蛋白组学、队列研究、农业育种、基础科研、临床研究、病原微生物、表观组学、癌症研究、转录组学等个应用领域。无论是面向大规模人群基因组研究的高效推进、多组学分析中高深度数据的高效获取,还是临床研究场景下稳定、规模化的测序需求,T7+皆可将测序效率与数据质量提升至全新量级。
除了对机器下功夫,T7+在试剂盒的操作上也进行了极致的简化:插件式试剂槽设计,最大限度减少手动移液步骤;搭配RFID自动识别功能,确保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无差错设置。
此外,更环保更经济,降低冷链依赖。T7+的试剂盒瘦身30%,试剂消耗与废液产生量降低50%,使得试剂利用率提升;更重要的是,T7+搭配使用的试剂有90%以上支持常温运输、50%以上可常温存储,显著降低用户的物流、存储和运维压力。
华大智造持续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技术突破,T7+不仅为用户实现了“量速两全”的规模测序巅峰极速,更关注用户操作体验。产品引入智能手机式交互界面、人体工学设计及RFID自动识别等功能,体现出从参数领先到体验领先的战略升级。
更为重要的是,华大智造基于长短读长技术的“双剑合璧”可为用户提供以“全读长”(SEQ ALL)为目标的全流程工具矩阵。T7+与全球单芯片通量最高的纳米孔长读长测序仪 CycloneSEQ G400-ER平台是完美搭档。它们能够互补协同,呈现完整的基因组图景。T7+可提供超高准确度且经济实惠的大规模测序,而G400-ER能实现超长读长测序。两者结合,可解锁突破性能力,例如组装完整的基因组、破解基因组中复杂难测区域等。具体到应用场景,这种结合意味着在大规模人群研究中能更深入地理解基因组,实现全面的癌症图谱分析(同时检测融合基因、拷贝数变异和小突变等),甚至即使在某些如罕见病研究的棘手领域也能实现精确诊断。
“测序界日交付能力最强王者”T7+发布后,在华大智造CEO牟峰与总裁余德健的见证下,华大基因、吉因加、贝瑞科技、美吉生物、欧易生物、派森诺、格致博雅共7家不同领域的用户代表与华大智造董事会秘书、副总裁彭欢欢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成为T7+首批签约客户。
通过T7至T7+的迭代,华大智造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高端基因测序设备市场的领先地位,展现出将技术积累、规模化制造与生态化服务相结合的系统能力。其下游应用覆盖大规模人群基因组研究、多组学分析、临床检测与病原溯源等领域,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基因测序市场的占有率,推动营收增长。
此外,华大智造的AI驱动业务已成为明确的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智能自动化业务(GLI)实现收入1.12亿元,多组学业务收入8536.21万元,同比增长40.01%,AI产品线显著贡献第二增长曲线。展望未来,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的预测,全球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7.3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13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