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到“领跑” 埃夫特携手伙伴共建“产业生态”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雪松
2025年9月10日至11日,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年度焊接行业创新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芜湖拉开帷幕,以“自主引领进口替代,智能驱动产业进化”为核心主题,汇聚行业专家、终端客户与合作伙伴,共探焊接技术变革方向,共话国产机器人发展机遇。

11日上午的工厂参观环节,更是让用户和合作伙伴亲眼目睹并充分了解到埃夫特在新能源汽车部件激光焊解决方案、汽车B柱机器人激光切割解决方案、焊缝视觉检测解决方案的整体优势与实际能力。这场为期一天半的活动,不仅系统呈现了埃夫特在焊接智能化领域的最新突破,更以“技术解读、实战赋能、新品发布、行业洞察”四大亮点,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本次活动上,埃夫特执行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王富康以《破局突围,涅槃重生——埃夫特战略分享》为核心,勾勒出国产工业机器人从“孵化成长”到“替代进口”的奋斗蓝图。他以“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做难而正确的事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破局突围、涅槃重生”为信念基石,将埃夫特的发展历程拆解为六个关键阶段:2007-2014年孵化期,依托汽车主机厂应用驱动正向设计,年产量仅500台;2015-2019年探索期,以“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拓展一般工业,年产量突破2000台;2020-2022年变革期,推进产品平台化标准化,年产量达6000台;2023-2025年野蛮扩张期,夯实产品基础、深耕大行业大应用,年产量飙升至20000台;未来更计划在2026-2028年高质量增长期实现年产量50000台,最终在2029年后进入稳定发展期,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品牌”并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面对当前行业“内卷”困境,王富康提出深刻预判:“内卷时期,剩者为王,机器换人的确定性,加上进口替代的确定性,注定了未来机器人是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他直言,当前行业面临外部需求减少、存量绞杀竞争、进口品牌降价反扑等挑战,但更需看到存量市场庞大、替代进口空间巨大、国家政策刺激等机遇。为此,埃夫特确立“替代进口首选”的核心目标,以“品牌向上”战略破局——目标市场向上,聚焦汽车及零部件等对产品力要求更高的行业、焊接喷涂等工艺门槛更高的场景、重载防爆等技术密集型机型;产品力向上,All in 具身智能,基于“机器人大树模型”加大研发投入,从本体、工艺包、解决方案多维度构建系统级产品竞争力;合作伙伴向上,打造“埃夫特+合作伙伴”一体化生态,赋能开发者与渠道商。
在汽车领域,埃夫特的国产替代之路同样坚实。从2014年12台ER210点焊机器人应用于北汽南非焊装产线,到2024年凯翼汽车焊装产线的稳定运行,再到2025年头部新能源汽车焊装产线的批量落地,埃夫特以“稳定可靠、精度达标、节拍领先”的表现,打破了工业机器人外资品牌的垄断。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秘书长刘景凤在作主题为“智能焊接助力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时指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面临“厚板焊接难度大、人工成本高、招工难”等问题,而机器人焊接是破解之道。她透露,协会已与埃夫特深化合作,通过“机器人焊接竞赛”“专题论坛”“标准制定”等方式,推动焊接机器人在建筑钢结构、桥梁、管道等场景的应用。“协会与埃夫特将继续深化合作,把握智能化浪潮,推动焊接机器人在工程建设领域释放更大潜能,助力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战略。”刘景凤的表态,为行业协同发展注入信心。

未来的埃夫特,将继续以“愚公移山”的毅力、“逢山开路”的勇气,在工业机器人的赛道上,为“中国第一、全球梯队”的目标不懈奋斗,更与行业伙伴携手,共绘中国制造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