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小海伴您读研报之柏楚电子

1.公司简介
公司成立于2007年,2012年正式进军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市场,在深耕激光切割领域的同时,不断在工控软件领域扩张,现已战略布局激光切割、智能焊接、精密加工三大业务板块。激光切割控制系统为公司业务基本盘,中低功率市场份额国内第一,高功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2020年正式推出智能切割头,“系统+切割头”产品组合优势明显;智能焊接领域,公司专攻免示教智能焊接软件,潜在百亿级蓝海市场,与鸿路钢构、宏宇重工等龙头客户保持紧密合作;此外,在超快激光控制系统基础上,公司研发高性能振镜控制系统,在光伏、锂电等领域技术方案储备丰富。
公司板块布局

2021年公司营收达到9.13亿元,2016-2021年CAGR高达50%,核心增长点来源于中低功率;2022年:国内通用制造业承压,中低功率激光需求疲软,2022年实现营收8.98亿元,同比-2%,短期承压;2023年实现营收14.07亿元,同比+57%。201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仅为0.75亿元,2023年快速提升至7.29亿元,期间CAGR高达38%。2023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和扣非销售净利率分别高达54%和48%。
公司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情况及YOY(亿元,%)

2.行业情况
2.1
激光切割
激光为通用自动化领域成长性较强的细分赛道,相较制造业整体表现具备更强的韧性和复苏弹性。2023年我国激光设备销售额达到910亿元,2010-2023年CAGR约19%,持续稳健增长,是典型的成长赛道;相对来看,作为先进制造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我国激光行业增速与制造业投资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制造业上行时成长弹性更大,在制造业疲软时依旧保持较强的韧性。究其原因,核心在于激光作为先进制造工具,在通用制造业中具备较强的渗透率提升逻辑。
我国激光设备销售收入规模逐年增长

切割为我国工业激光加工设备最大应用场景。从应用占比来看,工业应用约占我国激光加工设备销售额的62%,在工业激光加工设备中,切割、焊接和打标为主要下游应用,其中切割占比高达40%,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下游。2)从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我国激光切割设备销售收入约328亿元,2016-2023年CAGR约13%,2024年有望达到346亿元,同比+6%。考虑到激光设备降价趋势,实际需求数量的增幅将更加可观。
我国工业激光加工中,激光切割应用占比较大

国内高功率进入放量阶段,海外市场打开成长空间。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主要用于钢构、塔架、船舶等厚板加工领域,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加速国产替代的背景下,高功率激光切割性价比进一步凸显,对于等离子体切割的替代在快速推进。出海方面,国内激光切割设备厂商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带动海外激光切割渗透率快速提升。由于我国激光设备具备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在同等技术水平的背景下,国产激光切割设备均价明显低于海外龙头,性价比优势显著,近年来陆续登陆欧洲、美国市场,越南、印尼、巴西、墨西哥、印度、俄罗斯、韩国等市场。
2023年美国、俄罗斯、印度为主要出口市场

2.2
智能焊接
钢结构、船舶等领域智能焊接需求迫切,免示教焊接应运而生。
1)需求端:以钢结构为代表,焊接为生产工序中的重要工序,但由于加工非标性较强,行业普遍存在“找工人难、环保压力大、质量要求高”等难题,市场具备较强的智能改造、降本的诉求,对柔性、高效的智能焊接机器人的需求较为迫切。
2)供给端:传统焊接机器人多为示教再现的工作模式,适用于批量大、焊缝形状单一的标准化场景。然而,对于钢结构、船舶等厚板加工领域,焊接具备小批量、标准化程度低等特点,传统示教编程和离线编程耗时较长,明显影响焊接效率。在此背景下,可快速识别焊缝位置、生成焊接程序的免示教机器人需求应运而生。
免示教焊接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柔性生产等场景

免示教焊接核心技术难点在于焊缝识别&运动路径自动规划。典型的免示教焊接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滑台、3 轴半龙门架、机器人系统、焊接系统、3D扫描系统等。在工作过程中,机器人通过3D 相机扫描目标件,自动识别焊缝轮廓并匹配工件类型,然后由上位机平台系统解析视觉数据,自动生成焊接程序, 最终由智能管理系统下发至焊接机器人执行焊接作业。由此可见,免示教和示教焊接的核心差异在于软件端,控制系统为免示教焊接产业化的攻坚重点。
控制系统为钢结构焊接机器人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钢结构行业对于智能焊接控制系统的潜在需求超过100亿元。2022年我国钢结构产量10180万吨,同比+5%,占粗钢产量10%,假设2025年我国钢结构用量为1.4亿吨,对应焊工需求约40万人,1台机器人替代3名焊工。智能焊接控制系统价格在大规模产业化后,价格为8万元/套。预计仅我国钢结构行业对于智能焊接控制系统的潜在需求约107亿元,若再考虑到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需求,则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3.公司竞争优势
公司控制系统+切割头产品组合策略优势明显,二者双轮驱动,主业仍有较大成长空间。控制系统是通用激光最优环节,主要体现在更好的竞争格局下,拥有出色的成长性和盈利水平,行业增速更快,同时利润贡献体量并不逊色。细分应用来看,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市场规模明显大于中低功率,国内下游需求已经打开,海外市场同样开始起量。公司以国产稀缺性较强的智能切割头切入,高功率系统+智能切割头组合策略的产品优势持续扩大,带动切割头业务快速放量。此外,公司持续拓展切割头产品系列,并将组合产品策略下沉至中低功率领域,夯实切割业务核心竞争力。
公司持续完善激光切割领域产业布局

控制系统方面,公司在稳固中低功率龙头地位的同时,高功率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提升。目前,中低功率基本实现国产化,2020年市占率约60%,公司在中低功率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高功率市场长期被德国PA等海外企业主导,柏楚电子为本土唯一供应商,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高功率智能切割头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公司率先实现突破。2021年3~6kW切割头国产化率约80%,6kW功率段国产品牌市占率也略高于海外品牌,但6kW以上高功率激光切割头以德国Precitec和LT为主,对应市占率超过90%。
2020年公司正式推出用于高功率的BLT系列智能切割头,配备湿度、压力、污染、穿孔检测等传感器,与公司激光切割软件高度兼容,可以实现气压标定等多项功能,激光焦点调节性能、动态监测能力等技术指标行业领先。持续拓展智能切割头产品系列,不仅持续突破超高功率应用,同时为增强中低功率客户粘性,还将切割头业务逐步下沉至中低功率领域。此外,在稳固平面切割头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公司还加大管材切割、坡口切割等更复杂应用场景的拓展力度。
公司智能切割头与总线控制系统构成闭环控制策略

基于技术端&客户层面高度协同性,公司智能焊接控制系统业务先发优势明显。焊接与切割在CAD、CAM、NC、传感器、硬件设计等核心技术上互通性较强,公司相关控制和传感技术储备充盈,具备进军智能智能焊接运动控制领域的技术基础和先发优势。从客户层面来看,切割与焊接属于前后道工序,二者在客户结构上存在较高重合度,智能焊接产品不仅可提升客户的智能化生产水平,还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在客户端的垂直渗透率,进一步增厚客户粘性。
公司具备切入智能焊接控制领域的底层技术基础

产品技术日益完善,持续加大客户合作力度。2021年公司拟投资4.07亿元,加码“智能焊接机器人及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完善钢结构领域工艺功能开发,同时拓宽焊接接头领域,实现箱型柱主焊缝熔透焊接打样测试,圆柱接头,任意曲线连续焊接等新构件的焊接。此外,公司持续加大与下游多家钢结构企业建立合作,2021年便与宏宇重工、八方钢构和中建钢构签署意向购买协议,2023年11月底与鸿路钢构签订智能焊接领域战略合作协议,为后续大规模产业化打下基础。
2021年公司加码“智能焊接机器人及控制系统产业化”募投项目

(转自:渤海证券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