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暴增26倍!芯片巨头“思特威”业绩创新高

查股网  2025-04-29 10:31  思特威(688213)个股分析

近日,思特威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营收翻倍,净利润同比暴增12.65倍的强势表现吸引到了市场关注。

但就在前不久,公司刚刚披露的2024年全年业绩,表现则更为炸裂。除了全年营收同比翻倍外,盈利更是较上一年直接暴增了26倍多,成为已披露业绩的半导体上市公司中业绩增幅最高的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思特威成立于2017年,公司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的技术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并在多个城市及国家设有研发中心。公司产品已覆盖了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智能手机等多场景应用领域的全性能需求。

01

盈利暴增26倍

智能手机业务成最大亮点

具体数据来看,根据思特威近期公布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59.68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08.9%,同期归母净利润达3.93亿元,同比增幅为2662.76%,增加3.79亿元。

对于业绩的增长,公司方面解释称,“公司在各个市场尤其是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领域持续深耕,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促进产品销售,实现了营业收入规模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净利润率显著提升。”

从过往历史来看,智慧安防、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一直是公司的三大主要营收板块。其中智慧安防是思特威的核心基本盘,据TSR统计,2020至2022年,思特威持续位列全球安防CIS出货第1位,2023 年,其继续以48.2%的市占率蝉联安防CIS市场全球出货量第一。2018年,思特威营收仅3.25亿元,至2021年其营收已经增长至26.89亿元,其中安防领域收入占比分别为98.44%和88.85%。

根据最新年报显示,在智慧安防领域,思特威继续保持全球市场领先地位,2024年实现收入21.50亿元,同比增长28.64%。公司通过推出迭代产品和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性能和竞争力,推动了该业务的稳步增长。智慧安防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未来仍将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除了智慧安防,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则是公司业务的主要增长点,其中在2024年,公司在智能手机的表现格外亮眼。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该业务收入达到32.9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55.15%。公司通过与多家客户的深度合作,成功推出多款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的高性能图像传感器,包括5000万像素的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产品。这些高端产品的出货量大幅上升,推动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69.05%。

市场分析指出,思特威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布局已初见成效,应用于旗舰手机的产品在智能手机业务中的营收占比超过50%。这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地位,也为其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思特威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以应对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

汽车电子业务方面,思特威2024年实现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79.09%。公司与多家主流车厂深化合作,覆盖车型项目数量持续增加,应用于智能驾驶和舱内的多款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的加速,思特威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有望为其带来更多的增量市场机会。

02

行业强势期来到

近8成上海半导体公司业绩飘红

事实上,思特威业绩暴增,只是当下整体半导体行业2024年业绩强势表现的一个缩影。

具体来看,除了思特威以外,作为行业龙头的韦尔股份表现同样强势。公告显示,市值接近1500亿的韦尔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7.31亿元,同比增长22.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长498.11%。

另一行业龙头中微半导方面,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9.12亿元,同比增长27.76%;归母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增长723.4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117.47万元,同比增长227.78%。

整体来看,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上一周,市场总计有24家上海的半导体上市公司披露了自己2024年的成绩单,其中有19家盈利较去年实现了增长。

除了思特威以外,上海贝岭、中微半导、普冉股份、韦尔股份、艾为电子、格科微、恒玄科技、澜起科技、聚辰股份和乐鑫科技10家公司,业绩盈利增长超过100%,其中上海贝岭、中微半导、普冉股份、韦尔股份的盈利增幅更是超过了400%。

市场分析指出,2024年半导体行业整体业绩喜人的驱动因素,包括智能手机市场回暖,自动驾驶技术持续渗透,使得半导体产品在高端智能手机和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需求显著增长。此外,AI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逻辑芯片和新型存储芯片市场需求放量,高性能存储芯片等需求增长,拉动了半导体产品需求及平均售价。

另外,据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数据及相关机构分析,2025年半导体市场将实现两位数增长,产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出清修复,产业盈利周期和相关公司利润有望持续复苏。此外,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将为半导体带来新的市场需求;随着国产替代的加速,国产占比较低的国产芯片和AI训练芯片发展前景广阔。

行业分析人士同时指出,未来几年内,半导体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升级,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