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小海伴您读研报之南网科技

查股网  2024-11-29 09:40  南网科技(688248)个股分析

一、公司概况

1.1电网数智化龙头引领成长,源网荷储打开长期空间

公司业务体系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1.2多领域布局,储能、试验检测业务高增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9.8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38.21%。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配电网建设,推动配电网质量提升,公司凭借在电网智能化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南方电网的背景优势,预计在2024年电网智能化和新型储能业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收入规模、增速变化

及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变化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二、储能业务概况

2.1政策推动储能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多省市设定“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目标。2024年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将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将超过8000万千瓦,需求侧响应能力将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为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逐步形成智能化调度体系,以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20%。截至2023年1月,全国已有25个省市规划了“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接近70GW,远超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设定的2025年实现30GW装机的目标。

国内新型储能装机量快速增长,储能市场中标量大幅增加。根据CNESA的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累计装机量达到86.5GW,同比增长45%。其中,新型储能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达到34.5GW/74.5GWh,当年功率和容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50%。新型储能的增速从2021年的21.6%增长到2023年的44.7%,2023年年内新增新型储能装机21.5GW/46.36GWh。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的统计,2023年,中国共完成了686次储能采招工作,订单总规模达到129.6GWh,对应118.5GWh的储能系统需求,是2022年的近三倍。充足的储能项目将为行业各环节的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GW)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储能产业网公众号资料来源:储能产业网公众号

2.2区位优势:南网区域发展空间广阔,引领国研院推动新型储能创新

2023年,广东新型储能总投资达到2290亿元,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突破160万千瓦,成为全国储能电池产业配套最全的地区。根据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组建了全国唯一的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新型储能在建项目达到100个,总投资2290亿元,肇庆宁德时代二阶段工程等项目已开工建设,佛山宝塘新型储能电站建成投运,成为国内一次性建成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广东成为全国储能电池产业配套最全的地区。

公司作为国研院的牵头方,开展新型储能项目实证到商业化落地,预计将迎来更多大规模项目。2023年4月,南网科技联合产业上下游共13家企业共同成立了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公司持股16%,成为第一大股东。国研院负责组建了全国唯一的地方共建储能创新中心,将围绕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超导储能、热(冷)储能、氢储能等五大领域、十大方向以及三个规模化支撑技术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计划投资建设开放共享的电化学储能实验室等8大类实验室和中试验证平台,以及规模超百兆瓦的1+N个科研实证基地,有望承接更多大规模项目。

2.3技术优势:技术与经验行业领先,公司可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公司专注于储能EMS、电池PACK、模块化储能产品等领域,能够提供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整套解决方案。公司提供的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包括根据客户对储能系统的应用需求,提供电化学储能系统整套解决方案,涵盖储能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储能电池PACK生产、储能系统集成、工程项目实施、储能系统调试、涉网仿真计算、并网测试、商业模式分析及经济性评估等服务。公司的储能业务可广泛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

公司可提供整套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公司在储能技术领域处于行业前列,拥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通过参与大型电力项目和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公司在电力技术服务方面确立了领先地位,成功承担了珠海横琴燃机电厂22MW/10MWh储能黑启动项目(全球首个电化学储能黑启动9F级燃机)、全球首个±10kV、±375V、±110V多电压等级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项目、珠海金湾电厂16MW/8MWh锂电+4MW*10min超容混合储能调频项目等重点工程。

公司储能系统应用场景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三、试验检测及调试业务概况

3.1电源侧、电网、用户侧均有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需求

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是公司针对新能源(海上风电、核电)、传统能源(火电)、电网及工业客户提供的关键设备及系统的节能降耗、清洁利用、智能化运维、质量指标等试验检测与调试服务。根据服务环节的不同,可分为电源侧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和电网、用户侧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两类。根据服务对象及内容的不同,公司电源侧的试验检测、调试及技术服务分为火电、核电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和海上风电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两类。

政策推动电力检测需求增长。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到2025年,能耗双控制度将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将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将大幅提高;到2030年,能耗双控制度将进一步完善,能源结构将更加优化;到2035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制度将更加成熟和定型。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方案”,对存量煤电机组进行“三改联动”。

公司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业务

资料来源:公司公众号资料来源:公司公众号

3.2电源侧:火电灵活性改造确立市场空间,公司市场份额提升

公司拥有深厚的技术和项目积累,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公司继承了广东电科院六十多年的电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及新能源并网等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积极推动低碳新技术创新,形成了覆盖电源侧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系列技术。公司已建成16MW级国内单机测试容量最大、可移动式新能源并网测试平台及新能源仿真建模实验室,并获得了CNAS资质,新能源并网测试业务涵盖光伏、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等多个新能源领域。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承担了50多项新能源并网测试工作。公司在传统电源业务方面优势明显,2022年,公司新签技术监督合同额同比增加40%,涉网试验市场份额大幅提升,除了广东省内业务市场,还拓展了广西、海南省及北京市场。

收购两家子公司,推动业务跨区域发展。

(1)贵州创星电力科学研究院:2023年5月19日公告以超募资金中的1.95亿元收购其100%股权,该公司2023年下半年收入1.43亿元、净利润0.17亿元,是电力技术服务领域的区域领先企业。

(2)广西桂能科技:2023年5月19日公告以超募资金中的0.42亿元收购其70%股权,该公司2023年下半年收入0.95亿元,净利润0.13亿元,同样是电力技术服务领域的区域领先企业。

3.3电网及用户侧:公司资质完备,加速省外市场拓展

公司在电网及用户侧试验检测业务方面技术、资质完备,检测服务能力强。公司试验检测业务板块的粤电科公司主营业务布局为“工器具检测、电气设备试验检测及状态评估、无损检测、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价、计量测试”五大领域检验检测与认证咨询服务,获得了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CMA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等190余项资格证书。

公司电网侧检测业务加速省外市场拓展。2023年上半年,公司中标贵州电网输变电设备X光检测项目、国网江苏2022年组合电器局放检测项目、海南电网物资品控质量抽检项目等,标志着试验检测业务走出广东的重要里程碑。粤电科公司持续聚焦试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试验检测向数字化与绿色低碳转型,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检验检测与双碳认证能力。

(转自:渤海证券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