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钰:主力产品TDDI出货量大幅提升,Q2归母净利环比增238.71%

http://ddx.gubit.cn  2023-09-28 13:47  天德钰(688252)公司分析

作者:余江

9月28日,天德钰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以网络文字互动方式召开,公司就上半年经营业绩及未来发展路径对投资者进行了逐一回复。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天德钰共实现营业总收入50246.35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662.91万元,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607.68万元,环比增长12.56%,实现归母净利润3600.03万元,环比大幅增长238.71%。上半年公司整体经营保持稳健,第二季度业绩增长显著。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报告期间,天德钰主力产品TDDI出货量的持续提升成为了公司业绩逆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行业发展来看,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依然处于逆境之中,市场需求不振导致多家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而在相对不利的环境下,天德钰的良好表现无疑给相关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预计未来随着行业形势的复苏以及公司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公司赛道的加持以及成长潜能释放亦将有望为其带来新的估值表现。

主力产品TDDI出货量同比增幅60%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将于下半年完成产品验证

天德钰是一家专业从事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企业,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整合型单芯片。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及技术积累,公司目前已拥有智能移动终端显示驱动芯片(含触控与显示驱动集成芯片)、摄像头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快充协议芯片和电子价签驱动芯片四类主要产品。

从经营表现来看,显示驱动芯片为公司营收规模最大的业务板块。据公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显示驱动芯片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41277.69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0%以上。其中,其主力产品TDDI,由于技术先进、产品性能规格领先已受到了三星、VIVO、OPPO等全球主流手机品牌的认可,上半年出货量持续发力,同比增幅达到60%。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TDDI出货量的快速攀升,不仅加速了公司产品市场规模的增长,同时也使其TDDI产品形成了良性循环。预计下半年该产品出货量大概率将进一步迎来规模增长。另外,在显示驱动芯片快速放量的同时,天德钰的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快充协议芯片等同期也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91.12万元和2018.3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7.58%和18.36%。而这为公司后续的业绩持续增长提供了一定保障。

此外,除了现有业务规模的稳步增长,目前天德钰重点布局的AMOLED手机显示驱动芯片亦已跟终端客户和显示屏厂在验证过程中,预计2023年下半年完成产品验证,2024年将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贡献。

据CINNO Research数据,预计2026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有望达到96.9亿颗,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40亿美元。从显示技术的角度,TFT-LCD显示驱动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显示驱动芯片细分市场。随着AMOLED在中高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领域渗透率的提高,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将成为显示驱动芯片主要增长点。

营运能力水平同业领先

核心技术能力推动自主产品量产

天德钰的业绩韧性源于其优秀的营运能力和雄厚的技术优势。

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天德钰的存货周转天数为69天,在申万42家数字芯片设计领域上市公司中排名前列。而今年上半年,天德钰的存货周转天数仍维持在相对低位,为63天,在数字芯片设计领域排名进一步领先。

有专业人士分析指出,目前已经有大约众多同行企业对存货进行了跌价和减值计提。然而,天德钰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保持在较低水平,减少了资产减值的风险。这主要归功于该公司采用了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灵活采购原材料,并根据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下游市场需求合理备货。而这一模式的践行也将成为公司后续保持良好运营能力的关键。

另外,在保持良好经营的同时,核心技术的突破亦成为其在行业内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天德钰的研发投入为6617.2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3.17%。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提升至70%以上,研发人员占比在行业同样排在前列。

持续与高水平的研发投入的加持,使得天德钰的多项核心技术在行业领域内保持了足够的先进性,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共拥有专利62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此外,公司拥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82项,软件著作权56项。

不仅如此,据研究显示,在2023年电子价签将从三色大规模转入四色电子价签时期,天德钰便通过抢抓行业机遇较早实现四色电子价签驱动芯片量产;另外,公司闭环式音圈马达驱动芯片Close loop类型的OIS驱动IC亦已量产,这也使得天德钰成为市场上能够提供最完整的摄像头驱动IC方案的公司。预计未来随着公司技术能力与自主研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产品的量产亦将成为驱动其未来成长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