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自愿承诺不减持后 寒武纪开始回购股份
9月26日盘后,有“AI芯片第一股”之称的寒武纪(688256.SH)发布公告,当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约12.44万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1601.7万元。
此前一天,寒武纪公告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承诺至明年年底 前不减持公司股份。更早前,寒武纪遭创投股东集体清仓套现逾40亿元引发热议。
寒武纪实际控制人前脚承诺不减持 公司后脚回购股份
根据公告, 2023年9月26日,寒武纪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124,440股,占公司总股本416,594,451股的比例为0.03%。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129.00元/股,最低价为127.97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16,017,593.94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此前的8月31日,寒武纪发布公告称,2023年8月29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39元/股(含)。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6个月内。
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主营业务是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训练整机、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终端智能处理器IP以及上述产品的配套软件开发平台。有“AI芯片第一股”之称。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天石前脚承诺明年年底前不减持公司股份。9月26日早间,寒武纪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自愿承诺:本人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195亿股),自本承诺函出具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将不以任何方式进行减持,包括承诺期间该部分股份若因资本公积转增、派送股票红利、配股、增发等事项产生的新增股份。
公告称,陈天石始终坚定看好公司前景,并与公司管理层一道恪尽职守,全力推动公司发展。承诺不减持是基于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对中国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心,同时为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事实上,不久前陈天石也曾做出不减持的承诺。2023年7月28日,寒武纪发布《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其中,寒武纪董事长陈天石、艾溪合伙及全体董监高即承诺不减持。
或是受实控人自愿承诺不减持后以及回购股份的影响,当日寒武纪股价逆市上升,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130.42元/股,涨幅3.4%,换手率3.89%,成交金额12.36亿元,总市值543.3亿元、流通市值329.5亿元。数据显示,寒武纪未流通的股份归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天石及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所有。
创投股东集体清仓
近日,寒武纪遭创投股东集体清仓引发市场关注。9月22日,寒武纪发布公告称,首发前股东国投创业基金完成今年3月披露的减持计划,期间累计减持公司1.78%股份,减持总金额14.82亿元,持股数量降至1176股。稍早前的8月25日,寒武纪另一创投股东古生代创投也披露类似公告,古生代创投在约半年内累计减持公司1.43%股份,减持总金额10.72亿元,持股数量降至0股。再往前追溯,包括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宁波瀚高在内的多名首发前股东也在今年完成了对寒武纪的减持,且减持后持股数量均降为0股。据统计,上述创投股东累计套现41.8亿元。
《投资快报》记者关注到,寒武纪上市前三年,股价一路阴跌,累计跌幅曾一度超过80%。乘着AI热度,今年一季度,寒武纪的股价一度短时间大幅上涨,单季度股价涨超240%,在5月中旬小幅回调后,6月又多次上攻后才正式进入回调阶段,从约54元飙涨至年内最高的271.47元,区间累计最高涨幅近4倍。与股价的火热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寒武纪至今仍看不到盈利拐点。
据披露,寒武纪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仅为1.14亿元,同比下滑3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5亿元,上年同期为-6.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1亿元,上年同期为-7.57亿元。亏损金额有所缩减,不过营收规模持续下降更让人担心其市场份额是不是正在丢失。另据显示,2020年-2022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6.59亿元、11.1亿元和15.8亿元。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累计亏损39.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