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亏了5.3亿!寒武纪业绩惨淡,投资者却嗨了
作者 | 陈璐瑶
编辑| 张恺翀
8月30日,“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发布了半年报。
上半年,寒武纪营收只有6477万元,同比下降43.42%,净利润为-5.3亿元,可以用“惨淡”形容。但其却在二级市场备受追捧,市值超过上千亿。
面对质疑者,有投资者坚定表示:你只是不了解寒武纪,它肯定值这个价。
还有投资者估算,再过4年,寒武纪的股价能从现在的200多元,涨到1000元以上!
连亏7年,业绩惨淡
寒武纪在报告中表示,上半年主要受“实体清单”等供应链影响,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2020年,寒武纪顶着“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光环上市,年营收从2020年的4.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1亿元。如今,一朝回到几年前。
且其始终未解决亏损问题。2017年-2024年上半年,寒武纪亏损总额约55亿元。
寒武纪在半年报表示,之所以没盈利,是进行了大量研发投入。
寒武纪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为4.5亿元,研发人员的薪酬就拿了2.3亿元,平均薪酬30万元。
不过,自被列入“实体清单”,寒武纪的很多研发项目都暂停了,研发人员也在不断缩减。
2022年底,寒武纪研发员工总数达1205人,2023年6月底骤减至980人,到现在只剩下727人。
WIND显示,寒武纪中小股东数量极少。截至6月底,仅有27683人。
何以撑起千亿市值?
寒武纪的业绩惨淡,并不影响其在二级市场被追捧。
2023年年初至今,寒武纪股价从50多元涨至250多元,涨幅超过86%。目前,其市值高达1052.58亿元。
有声音质疑寒武纪营收和利润,撑不起其千亿市值。
但有投资者坚定认为,寒武纪肯定值这个价,质疑的只是不了解这家公司。其指出,“AMD和台积电都预测至27年GPU市场4000亿美元,那国内市场10%有400亿美元吧,寒武纪做为国内AI芯片的先行者,拿下5%的份额就是20亿美元,目前股价PS8倍,不就合理了。”
还有投资者认为寒武纪股价新高在即。“今年站上300元没有问题,明年站上500元没有问题,后年站上700元没有问题,4年时间站上1000元没有问题。”
“那些说国内AI算力芯片公司多的人,你们能在国内找到一家科技超过寒武纪的算力芯片公司吗...我告诉你们,没有。”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算力方面国内能跟英伟达稍微扳一扳手腕的,国内上市公司里就寒武纪一家。未上市的是靠互联网巨头包括华为等在做。
“英伟达现在的市值很高,但它做人工智能其实是个偶然,它的显卡不是专门为人工智能设计的,而是为打游戏设计的。市场上有一种说法是,英伟达的显卡未必是最终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专业的对人工智能的算力卡。此类的公司,中国就是寒武纪。所以寒武纪的市值,其实蕴含着市场的想象力。假设大模型以后不再用英伟达体系了,而是用AI芯片体系,那寒武纪就有合理的想象空间。”
“可以说,投资者们相当于在二级市场做风投。这类公司在财务上是不怎么看的了,只看它账上现金还能支持多少年不断流,在可见的几年如果资金不断流,里面的资金就闭着眼赌它技术性实现国产替代,期待它能成为中国的英伟达。”
国产AI芯片稀缺标的,想象空间仍在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
公司创始人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的江西南昌。这位创始人可以称得上是“天才少年”,16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成为家里继哥哥陈云霁之后第二个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
2010年毕业后,曾担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是当时所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之后,陈天石创立寒武纪,其经营模式为无晶圆厂模式,主要做智能芯片的设计和销售,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委托给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及其他加工厂商代工。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云端产品线及智能计算集群系统、边缘产品线等。其中,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已占据其绝大部分营收份额。
此前5月,华福证券曾预计,这部分收入在2024年有望达到12亿元。其还称,寒武纪最新一代芯片思元590综合性能有望达到英伟达A100的80%。但思元590尚未正式发布。
同时,华福证券认为公司作为国产AI芯片稀缺标的,有望同时受益于AI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算力国产替代的双重逻辑,故可享受一定估值溢价。预计公司将在2024实现收入12.99亿元,2025年实现收入20.17亿元,2026年实现收入32.06亿元,对应当前PS估值63/40/25倍。
虽然目前来看,寒武纪营收没有什么爆发迹象,短时间内似乎也不能摆脱亏损。但不代表寒武纪没有未来。
业内人士指出,芯片市场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未来会慢慢的走向平衡,AI芯片在长期看来由于国内需求强势上涨,而且芯片国产替代的需求逐步加强,因此长期来看寒武纪的市场空间依然还是向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