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放疗高质量发展联盟成立 联影医疗加速布局放疗设备领域

http://ddx.gubit.cn  2023-04-24 15:28  联影医疗(688271)公司分析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徐一鸣 见习记者 孙文青

4月22日,联影医疗对外公布其在放疗设备领域的进展。

据联影医疗放疗事业部总裁倪成最新介绍,目前,该设备已实现从核心部件到软件算法全面自主研发,在临床应用上,可以将肿瘤患者原来需几周才能完成的首次放疗压缩到23分钟之内。

同日,联影医疗携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王俊杰主委以及多家顶级医院,共同发起中国首个放疗高质量发展联盟,并号召更多联影用户医院加入。下一步,联盟将致力于从五大层面推进中国放疗事业发展。

联影医疗最早于2018年就获批上市了一款放疗设备uRT-linac506c,该设备同时是行业首款诊断级CT引导的一体化放疗加速器产品。在这之后,与公司此前在CT、MR等大型医疗器械设备上一贯遵循的“高举高打”路线相似,联影医疗一直深入国内顶尖医院解决实际临床应用问题,但鲜少对资本市场提及其在放疗设备领域的市场进展。

作为癌症治疗三大手段之一,第三方咨询机构Frost&Sullivan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国内放疗市场由2008年的58.3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69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4.42%,并在2025年有望超过880亿元规模。不容忽视的是,2020年前后,西门子医疗在内的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巨头通过并购等方式,再次涉足放疗设备领域,联影医疗能否继续顺利拿下中国这一国产率最低的高端医用设备市场?

国产放疗设备市占率仍低

随着人类对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和新技术的不断加持,肿瘤治疗正在进入“精准医学”新时期,放疗在癌症治疗手段中地位日益突出。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抗癌联盟报告显示,约有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用到放疗。与此同时,约56%肿瘤患者可治愈,其中放疗贡献占比达22%,这一对肿瘤治愈率的贡献已经接近手术。

从过去数年的临床应用来看,国产放疗设备长期面临着设备数量缺口大、专业人才少、技术滞后致不够精准等问题。

在诸多影响因素中,“设备的精准度对放疗的重要性可能远远超过了其他治疗手段。”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物理主任戴建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放疗流程简单来看,首先医生必须利用影像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来精确定义需要进行放疗的边界范围,这就要求图像质量越好越精准。此后,物理师需要通过计划系统模拟患者放疗的情况,一旦有毫厘之差,一来无法治疗恶性肿瘤,二来也会对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因此,我们希望最好的机器能精确到几乎到亚毫米级别。

在以联影医疗为代表的本土医疗器械设备企业获批上述直线加速器后,于金明指出,坦率地说,我们现在的放疗水平和西方并没有什么差距,我们当下与未来就是国内要创新,既要0到1的原创,也要1到无穷大的吸纳创新。

但眼下需要直面的现实是在国内放疗设备市场,本土产品与国际医疗设备巨头占有率的差距仍远远高于CT、MR等,瓦里安和医科达两大巨头目前依然占据了大多数市场份额。从“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规划编制基础研究课题放射治疗组地区调研数据来看,国内现有用于放疗的直线加速器2139台,其中进口设备1803台,占比84.3%;国产336台,市占率仅为15.7%。

此外,这一市场直接吸引了国际医疗器械巨头更为重视对中国放疗市场的布局。飞利浦与医科达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加强在中国市场战略融合;2020年,西门子医疗则宣布以约164亿美元完成收购瓦里安,将产品线拓展至放疗设备领域,并有望借助其自身的销售队伍继续拓宽瓦里安在中国市场的销路。

值得一提的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让供需不平衡的局面更加扩大,更使得国内放疗设备企业迫切提出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应对这一严峻的挑战。

政策利好或带动放疗设备装机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联影医疗通过大笔资金投入研发,构建了包括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布局。按2020年度国内新增台数口径,联影医疗的MR、CT、PET/CT、PET/MR及DR产品排名均处在行业前列。

在这基础上,据联影医疗介绍,2013年开始,公司先后将诊断级别CT融入放疗,显著提升了放疗精度。同时,该设备及操作系统支持定位、勾画、计划、治疗和质控全流程在线智能生成或实时调整,实现个体化精准放疗与一站式放疗,也使得整个放疗过程更高效。在uRT-linac506c上市五年后,联影医疗也如预期实现了在放疗装备领域对进口产品从“跟跑”到“并跑”阶段的转换。

显然,联影医疗不满足于此,按照其在CT、MR等领域的一贯“打法”,公司将致力于“领跑”。联影医疗究竟将如何突破?

“过去一说到国产医疗设备的优势,大家都会说性价比。但现在国产设备的优势一是在于本土化制造,二是为中国患者解决更多特有的临床问题,或者根据中国医务人员的使用习惯来研发、制造,尤其是基层医院更需要稳定性、可靠性特别强,操作相对不那么复杂的设备,这对于提升放疗效率也极其重要。”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放疗装备与技术分会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邱杰向《证券日报》表示。

邱杰认为,这几年放疗领域成长的速度称得上医疗设备中最快的领域之一,所以它的容量是几年前乃至十年前是完全不可比拟的。按照每百万人口人均保有量等指标估算,国内还需再配备四千多台加速器才能满足需求,目前,国内装机量为两千多台,另考虑到人才的培养、安装的速度等各种原因,在“十四五期间”也会有一千多台的需求量。

据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首席品牌官俞晔珩透露,此次联影医疗联合成立中国首个放疗高质量发展联盟将发起五大关键行动,包括联合攻关“卡脖子”和“临门一脚”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可控,加速世界引领性的新产品、新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化;通过多中心合作,推动规范与标准制定,提升诊疗同质化水平;联合推广云端放疗远程协同,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将联合开展放疗医师与物理师培训,全面提升人员数量与质量;携手提升放疗学科在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提升学科影响力。

华西证券在近期研报中指出,受医疗新基建需求拉动,辅以贴息贷款、专项债等资金面扶持以及最新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宽松调整带来的可及性提升,预计联影医疗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窗口期。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