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光子计数能谱CT进入临床!
光子CT国内市场公开中标价高达近5000万元/台。
作者 |
观韬
编辑 |小白
近日,联影医疗(688271.SH)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能谱CT正式入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开启临床测试和临床医学研究。
(
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严福华正在开展联影光子计数能谱CT临床测试)
光子计数能谱CT是医学影像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为临床提供了全新维度的诊断依据,可极大推动精准诊疗,此次联影光子计数能谱CT进入临床测试,代表着国产企业成功夺取这一重大医学影像领域技术高地。
光子计数CT被誉为医疗设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是CT发展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此前,全球范围内仅两家外资企业,成功实现了光子计数能谱CT的商业化。
随着联影医疗光子计数能谱CT正式进入临床测试阶段,我国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能谱CT商业化指日可待,有望就此打破海外垄断。
光子计数能谱CT是什么,与传统CT有何不同,肯定有老铁已经等不及了。
光子计数能谱CT:医学影像领域的革命性技术
传统CT采用的是间接探测方式,先把X射线转化成可见光,然后利用光电二极管把可见光转化成电子信号进行间接探测。光子计数能谱CT则利用半导体探测器实现直接光电转换,能够精准识别每个X光子的能量信息。
由于探测器响应速度慢和信噪比低,传统CT丢失了单个X射线的能量信息,因此拍出的片子相当于“黑白照片”。光子计数能谱CT可实现人体组织中碘、钙、水、软组织等基础物质成分的多能谱成像,相当于直接拍出更清晰的人体“彩色照片”,为医生提供更直观精准的诊断信息。
光子计数CT的空间分辨率更高,可达0.2毫米,比传统CT精细2-3倍,它能看清很多传统CT看不清的细小结构,能帮助医生更加早期、更加清楚地发现微小病灶,提高疾病的诊断能力。
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光子计数CT还可以通过提高X线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助力精准诊疗。
光子计数CT还能直接获取能量图像,实现真正的“能量分层成像”,精准区分组织成分。
无论是空间分辨率、辐射计量、图像质量,还是物质识别,光子计数CT均对传统CT形成碾压式优势,并在心脏成像、微小病灶检测、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腹部肿瘤等多领域展现出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联影医疗光子计数能谱CT对比传统CT参数优势,信息源自公开报道)
尤其是在心脏成像领域,因心脏持续跳动,对成像技术要求更高,心脏成像质量往往是检验CT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而光子计数能谱CT表现出色。
在心脏扫描时,联影医疗的光子计数能谱CT,不仅能覆盖更大范围,在清晰显示血管、心脏内部结构上也有大量技术革新,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心脏成像,更好地、多维度地反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助力精准诊疗。
(
联影光子计数能谱CT心脏成像)
年复合增长率达46.1%,高端突围持续贡献新动能
公开信息显示,国际企业的光子计数CT在国内市场目前公开中标价高达5000万/台左右,光子CT是妥妥的超高端市场。
(来源:K
IMI,已核对相关信息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能谱CT进入临床测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这代表着国产企业成功夺取医学影像领域又一技术高地,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为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也标志着,由联影医疗牵头,联合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产业上下游、高校及临床多家单位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光子计数能谱CT研发”,取得重大进展。
围绕自研光子计数能谱CT,联影医疗目前已发表10多篇顶级期刊文章,累计提交110多项专利,这也充分体现了联影医疗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事实上,高举高打,高端引领突围是联影医疗自成立起就确定的核心战略。
在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领域,联影医疗总能给投资者带来惊喜,给国产替代注入信心。
在这些高端设备的引领下,虽然面临2024年国内市场需求阶段性错配,联影医疗国内新增份额仍增长超3个百分点,高端产品更是提升近5个百分点。
2024年,联影医疗总营收103亿,净利润12.62亿;今年一季度,联影医疗营收24.78亿,同比增长5.4%,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同比增长26%。
光子计数CT作为医学影像领域的前沿技术,正吸引全球医疗行业的关注,市场潜力巨大。
简乐尚博的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光子计数CT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22年市场收入约7,700万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1%,这也将给联影医疗的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