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暴跌、行业低迷,大全能源股东延期290亿元市值解禁能救股价吗?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陈锋 见习记者 谢碧鹭 北京报道
近日,大全能源(688303.SH)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自愿延期解禁所持限售股的公告。该公司本应于7月22日迎来巨额解禁,但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等,部分股东自愿延长解禁期至2025年1月21日。本次延期解禁限售股多达15.73亿股,按照7月24日大全能源收盘价18.13元/股来计算的话,市值约为290亿元。
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大全能源自去年以来业绩便一路下滑,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不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归母净利润同比都有所减少。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8亿元,表现不佳。7月23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大全能源就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提振投资者信心等问题进行采访,工作人员表示,可关注公司披露的公告或投资者互动平台内容。
自愿延期解禁限售股
随着市值庞大的限售股即将解禁,大全能源再度引得市场关注。7月21日盘后,大全能源对外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自愿延期解禁所持限售股的公告。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同时为增强广大投资者的信心,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公司控股股东开曼大全、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长徐翔及重庆大全自愿承诺,其合计持有的15.73亿股的锁定期自原2024年7月22日限售期满之日起,自愿延长6个月至2025年1月21日(如遇节假日,自动顺延)。
此外,大全能源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徐广福自愿承诺,自2024年7月23日起6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在上述承诺期间内,如发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配股等产生新增股份的情形,亦遵守该不减持承诺。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巨额解禁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意味着市场上将有大量股票进入流通,可能导致股价短期内承受巨大的抛售压力。此外,解禁后股东抛售股票的行为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加剧股价波动,不利于公司形象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因此袁帅认为,大全能源股东自愿延期解禁所持限售股,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体现了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减少股价波动。同时,延期解禁减少了短期内股票供应的增加,缓解了市场的抛售压力,有助于维护公司股价的稳定,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据悉,大全能源是国内最早从事高纯多晶硅研发和制造的高纯多晶硅制造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要用于光伏硅片的生产,硅片应用于下游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生产。2021年7月22日,大全能源正式登陆科创板。
作为大全能源的实控人之一,徐广福目前已80多岁,其于1960年至1983年任职于扬中市新坝治安村、新坝农技站、新坝综合厂;1984年至2000年历任镇江市电器设备厂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江苏长江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0年至今任大全集团董事长;2007年11月至今任开曼大全董事;2007年11月至2023年8月 任开曼大全董事长;2011年2月至今任大全能源董事长。而大全能源的另一实控人为徐广福之子徐翔。
Wind数据显示,2021—2023年,大全能源的营业收入为108.32亿元、309.40亿元和163.29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为57.24亿元、191.21亿元和57.63亿元。对于2023年这两项财务指标均出现下滑的原因,大全能源表示该年度受光伏上下游供需关系影响,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
今年一季度,受硅料端供需不匹配影响,硅料价格仍处于探底下跌过程中。据硅业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P型致密料成交均价区间为5.85—6.01万元/吨,N型硅料成交均价区间为6.96—7.21万元/吨。当期,大全能源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2亿元和3.31亿元,同比下滑38.60%和88.64%。在现金流方面,当期大全能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8亿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全能源却还在积极扩充产能,去年12月,大全能源公布了投资150亿元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的计划。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及配套15万吨工业硅、120万支圆硅芯项目;二期计划投资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及配套15万吨工业硅、100万支圆硅芯项目。
光伏企业业绩集体“失速”
那么,大全能源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如何呢?2022年和2023年,公司年度股价均出现下跌,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在前复权状态下仍呈现大幅度下跌的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受硅料价格影响,相关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也不大理想。Wind数据显示,2023年和今年一季度,通威股份的营业收入为1391.04亿元和195.70亿元,同比下滑2.33%和41.13%;归母净利润为135.74亿元和-7.87亿元,同比下滑47.25%和109.15%。
此外,作为光伏产业链的前端供应商,大全能源的经营业绩自然与光伏产业息息相关。而自去年以来,光伏企业业绩集体“失速”。比如隆基绿能,2023年和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7.51亿元和-23.50亿元,同比下滑27.41%和164.61%。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其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8—55亿元。
还有爱旭股份,2023年和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71.70亿元和25.14亿元,同比下滑22.54%和67.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7亿元和-0.91亿元,均出现下滑。对于上半年业绩,爱旭股份预计亏损14—20亿元。2023年和今年一季度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591.46亿元和99.33亿元,同比下滑11.74%和43.6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16亿元和-8.8亿元,同比下滑49.90%和139.05%。
不过在多家券商看来,光伏行业未来仍存在增长空间。中原证券认为,目前光伏产品价格跌破成本,主产业链各环节面临较大盈利压力,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光伏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短期光伏个股呈超跌反弹走势,但趋势扭转仍需基本面支撑。具备雄厚资本实力、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预计能够渡过周期低谷,并将持续成长。
川财证券近期也发布相关研报指出,2023年多晶硅产能迎来集体释放,全年多晶硅产量达150.14万吨,同比增长约85%。但与此同时,多晶硅扩产减速信号已出现,行业开始进入冷静期。一方面,当前价格已跌破全行业成本线,企业面临较高的现金压力;另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合理布局硅产能,未来政策的细化有望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颗粒硅作为光伏行业第二代硅基材料,有望凭借综合能耗及生产成本优势持续提高渗透率。
责任编辑:帅可聪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