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数控接待84家机构调研,包括国器元禾、工银安盛人寿保险、博时基金等

查股网  2025-04-30 19:06  科德数控(688305)个股分析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年4月30日,科德数控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8日接待国器元禾、工银安盛人寿保险、博时基金、达晨财智、金信基金等84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科德数控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总经理陈虎,董事会秘书朱莉华。调研接待地点为大连。

据了解,科德数控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6.05 亿元,同比增长 33.8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30 亿元,同比增长 27.37%。收入构成方面,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收入占 85%。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1.31 亿元,同比增长 29.4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扭负为正。收入构成中,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收入占比约 44%,产线业务占比约 52%。

据了解,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针对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加工推出多种产品,并在该领域做足准备。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保持在国内生产五轴数控机床领域的优势,通过产能扩建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巩固竞争力。

据了解,公司暂未明确启动新一次定增事项。年度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后,公司可根据需求决定是否实施。此前募集资金净额少于 IPO 拟募集资金,本次审议该事项是对可能的资金需求做出前瞻性考虑,尚无明确启动安排。

调研详情如下:

一、董事会秘书朱莉华女士介绍公司 2024 年、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一)2024年度经营情况

经营数据: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3.8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7.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0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1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981.2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64%。

收入构成: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收入占比 85%,产线业务占比约 8%、关键功能部件占比约 4%,高档数控系统、售后服务等业务合计占比约 3%。

(二)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经营数据: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1.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9.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0.2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0.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568.9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2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3亿元,扭负为正。

收入构成: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收入占比约 44%、产线业务占比约52%、关键功能部件占比约 2%、高档数控系统、售后服务等业务合计占比约 2%。

二、问答交流

1、2025 年公司如何展望航空航天领域需求?今年以及未来几年,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面临的市场增量空间还有多大?

答:航空航天一直是公司深耕的领域,随着我国国防工业的进步,以及近年来 C9

19、低空经济、无人机等领域的发展动向,都在带动五轴机床领域的显性需求发展方向。飞机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等航空产业具备产业链带动效应,是我国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特别是对航空发动机零件、飞机结构件、飞机起落架等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加工,为此,公司做出大量产品布局及储备。如(1)针对中大型飞机结构件、起落架的加工,公司推出高速龙门机 GMU20

40、大小翻板铣削加工中心、卧式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KTM120;(2)针对航空发动机领域零部件的各类规格尺寸,新增产品五轴立式加工中心 KMC1000(该机型可选用直线电机或丝杠版本),随着KMC1000的推出,公司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系列趋于完整;(3)针对航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叶盘类产品加工,公司推出六轴五联动叶盘加工中心 KTBM1200,该机型研发理念创新、加工效率提升显著,是世界首创性机型;(4)针对航空发动机的转子叶尖的磨削加工,公司研制高速叶尖磨削中心,该机型已经陆续交付给航空发动机主机厂,售价可达 1,300万元/台;(5)针对航空航天大型回转体零件(机翼骨架、机匣等)的批量生产,公司研制推出五轴联动万能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KMF120,该机型可多样化采用卧式车削架构、卧式架构或立式架构,综合体现万能型构造及加工的多样性。综上,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大、中、小型关键部件的加工方面都已做足充分的准备,未来该领域仍是公司重点发力和深耕的领域。

2、公司如何在国内生产五轴数控机床的公司中,保持自身优势?

答:公司自主可控生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制造技术要求极高,不仅需要高动态的 RTCP"围绕刀具中心转"的关键性功能,还包括软件、配套服务等多方面的协同。市场对五轴机床的需求增长明显,但机床厂商要实现市场化并获得高利润仍面临很多挑战。公司在行业认知、技术以及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深厚积累,通过"全产业链自主研发+高端市场深耕+新兴领域布局"等链条,构建了研发端自主可控、产品布局丰富、下游应用广泛、复购率高等核心优势。此外,公司有序推进大连、银川、沈阳募投项目的产能扩建以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以"技术自主化+场景多元化+产能规模化"战略持续巩固公司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3、公司为什么要在本次年度董事会审议新一次定增事项?

答:公司暂未有明确的启动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以下简称"小额快融")的计划安排。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2025 年修正)规定,上市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需先由年度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进行授权后方可开展,授权有效期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日失效。若未提前在年度股东大会获得授权,则一年内不具备启动小额快融项目的前提条件。年度股东大会授权后,公司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在授权有效期内选择性的决策是否有必要实施该项目。

公司IPO拟募集资金是 9.7亿元,但实际 IPO、2022年度简易程序再融资和 2023 年度再融资合计募集资金净额仅为9.38 亿元。预计实现的产能规划从原 IPO 项目目标实现 500台,提升到目前的 1,100台,公司在用更优的解决方案,使用更少的资金实现更大的产能目标。目前公司在大连、银川、沈阳建设的募投项目开展顺利,预计今年 6月银川、沈阳厂区可陆续投入使用。本次公司审议该事项,仅是对公司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资金需求做出的前瞻性考虑,尚未有明确的启动安排。